气功社区医学模式浅谈

气功社区医学模式浅谈

气功社区医学模式浅谈

庞明

[编者按]本文是庞明老师年初“中心”职工集训结束以后,结合未来文化所提出的任务在康复中心职工大会上的一篇讲话。这篇讲话是对“中心”康复办学经验,特别是对河北华夏智能气功康复中心在康复医疗的基础上,为建立新的医学模式进行的积极探索所作的总结。文中深刻论述了创建作为气功文化组成部分的气功社区医学模式的重要意义,指明了创建的途径,使智能功人前进有了目标,奋斗有了动力。这是“中心”创建10年来的丰硕成果之一,值得反复研读。

在智能气功要建立的、以气功文化为主体的未来文化中,气功社区医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结合人类已有的关于社区医学的设想,站在气功文化的高度,对智能气功要建立的社区医学模式作一初步阐述。

何谓气功社区医学模式

以前的医学模式比如西方医学,就是治病。这种医学模式越来越显露其弊端。随着科学的进步,医疗器械日益精细和高级,药物也越来越复杂,而这一切导致了医疗费用的大幅度上涨。现在有些国家的医疗费用已经开始对经济建设造成沉重负担。发展下去,几十年后医疗费用就会对经济发展形成巨大威胁。现在世界各国都在探寻今后医学的发展方向—将来医学怎么办?着眼点应放在哪里?

我们认为,融预防保健、强身祛病为一体的气功社区医学模式是可供选择的重要模式。

“社区”,是西方传过来的名词,一般是指居住在一个地区的共同生活的人群,他们有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的价值观,有共同的、相互认同的意识,并且在这个地区里面有一定的管理机构,有一定的生活制度。一般来说,城市里面的文化区、工业区、居民区,都属于社区;甚至有的村庄,也是一个社区。中国人把城市里面的这种居民区称为生活小区。那么,社区医学是什么呢?社区医学现在还没有一定的规范。西方现在办得比较成功的是社区学校,利用节假日或晚上等时间为本社区的人进行教育服务。如果按照社区学校这种模式,医院,医院,但它跟气功社区医学还不能等同。

气功社区医学模式究竟是什么,我们现在不妨为它下一个定义。

气功社区医学主张治病以预防为主,人和自然、人和社会要和谐统一。那么何为气功社区医学模式呢?气功社区医学模式是以气功(从智能气功的角度讲,是以气功智能科学)为主要手段,并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通过气功智能科学的特殊效用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社区进行健身祛病服务,从而优质高效地促进与保证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的一种医学模式。这个医医院以及中西医治疗手段,是一个全新的医学模式。其实质是用智能气功的超常智能为主要手段来促进与保证人们的身心健康。这就改变了已有的医学模式。已有的医学模式大致包括生物医学模式、心理医学模式和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是就病治病;心理医学模式是指针对有些病的发病原因和治病手段跟心理有关而提出的医疗保健措施;社会医学模式是把医学科学和社会学结合到一起,以此为基础综合研究社会成员的健康与疾病的科学,主要研究居民健康状况和影响健康的各种社会因素,从而提出预防保健的原则,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来促进与保证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对于后者尽管从理论上探讨了已近20年而且也认为合理,但一直未能找到有效措施来落实它。气功社区医学模式就是用气功智能科学的手段,把生物医学模式、心理医学模式和社会医学模式,用意和气统一起来,在社区里面进行健身祛病服务,以保证社区成员身心健康的医学模式。

具体来说,这个新的医学模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专业性的,如华夏智能气功康复中心就是专业性的小社区,在这个社区里,有教功治病的老师;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员;有通过练功,完美身心,融利己于利他人之中的大致相同的价值观;有管理机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所以“中心”是个社区。这个社区内的医学活动是专业性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健身祛病,也就是说整个医疗活动已变成社会活动了。还有一种非专业性的,这就是智能气功爱好者在全国各地建立的辅导站或所举办的气功学习班。但这样的辅导站或气功学习班的活动是有时限的。辅导站一般早晨练功,练完功练功者就都走了;气功学习班一般是白天办,学功者晚上就走了。所以这种社区性的医学活动是业余的,是非专业性的社区医学,其着眼点不是治病,而是健身。健身和祛病是两个概念。

祛病是指有了病,要治疗它;健身的含义则更为广泛,还包括了优化生命。当然祛病也是健身,也是优化,是从病态优化到健康态。智能气功所要建立的社区医学模式不是着眼于治病,而是着眼于优化生命活动。智能气功培训、康复中心就是如此。生命活动的优化是真正的健康,它是超过一般人所理解的健康,不仅包括形体的健康、内脏的健康和精神的健康,还包括情绪的健康,并且要有智慧、有道德修养、有超常智能。气功社区医学能使一个人的整个生命活动优化起来。当然气功社区医学和智能功的混元医学还不能等同,混元医学是从学术上来讲的,气功社区医学是从形式和目的上来讲的。如前所述,气功社区医学是以气功智能科学为手段的,而气功智能科学必然要用混元整体理论作指导,因而气功社区医学应该属于混元医学的范畴。

在这里我们把社区医学作了扩展,扩展到了人如何来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即在完善了自身之后来实现人的真正价值。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不是一个人孤立进行的,必然要在社会和自然环境中进行。因此,搞社区医学的过程,就必然要加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与和谐。

气功社区医学模式的特点

前面总体地介绍了什么是气功社区医学模式,下面归纳一下气功社区医学模式的特点。这个归纳其实也是对康复中心、培训中心创办以来工作的一个总结。从某种意义上说,康复中心、培训中心不只是一般医院,而是新的医学模式的摇篮。如果将来康复中心、培训中心的办学模式能够得到大范围的普及,新的医学模式就能很容易地建立起来。

一、变医院医院环境是什么?病人门诊或住院,医生穿白大褂,病人穿病人服,界线

分明,医生与病人是医患关系,是治疗与被治疗、指挥与服从的关系。在医生眼里病人都是病态的,病人一切必须听医生的。医院的环境。社会环境则不然,社会里面人与人是互相交往的互动的关系。社区医学模式,医院环境变为社会环境。

(一)变医患关系为教学关系。在医院里,医生和病人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而在“中心”,工作人员是教师,病人是学员,这就把病人从病当中解放了出来。不是病人是学员,不是治病是学习。学什么?学健身技术,学关于身心健康的知识。学员不穿病人衣服,老师们也不穿白大褂,也不用什么来苏水洗手(注:指消毒)。这样,就不是“你是医生,我是病人”的那个不可逾越的关系了;医院里面的病人都是精神负担沉重,没有高兴劲儿的样子。这样一来病人的精神状态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二)变药物、器械治疗的过程为练功与组场等集体活动的过程。在医院里面,治病就是医生给病人吃药、打针,那是一个用药物、器械的治病过程。“中心”这里是通过练功、组场等集体活动进行医疗服务的场所,其活动的过程,体现了社会性。

(三)变按医嘱治疗的过程为共同参与调气的社会活动过程。在“中心”除老师给学员调气外,也包括学员自己给自己调气,以及学员之间相互调气。本来治病是个很严肃的、单向的医学手段,只有医生才具有这个权利。现在治病变成了社会活动。在这样的社会活动中,不仅教功、治病的老师为学员调气治病,服务员也可以调气。医院的医疗活动,病人只能按照医生的嘱咐去进行。比如吃药,“一天三次,一次两片”,这就叫医嘱,病人必须按照医生的嘱咐被动地接受治疗。在“中心”则是老师教授治病的方法,学员自己可以给自己治,学员之间也可以你给我治,我给你治,这样,治病就成为广大学员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了。

(四)变防治疾病的过程为谈心过程。智能气功老师通过话疗,即老师和学员娓娓谈心,在改变学员的意识状态中渗入调气的内容,而其表现形式则体现了社会活动的特点。

(五)按智能气功科学的要求来改变生活环境和生活内容。生活环境和生活内容,与医疗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社区医学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按照智能气功科学的要求,使疾病康复的医疗活动是全方位的,概括起来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向心理要健康,用健康的心理来带动生理的变化;二是向组场要健康,学员来了以后要参加组场,接受场的效用;三是向苦练要健康,要刻苦练功;四是向科研要健康;五是向生活要健康,做到气功生活化。做到这五点,整个生活环境都成了有利于康复的环境,生活内容中时时处处都有好病的信息。这是变医疗活动为社会活动更加重要、更加关键的一点。

综上所述。前面四点主要是讲变患者治病和预防的被动过程为主动过程。原来医生告诉怎么做就怎么做,是被动的,现在则自己参与进来,不是一般地被动地接受;而是变得自信、自主、自强,自己相信自己,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自己强化自己的生命力了。这就把医学模式由过去的主要依赖医生和药物器械等外界因素变为自己主宰自己的生命运动的自主活动了,把康复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变为集体活动了。以前治病都是病人找医生,是病人对医生的个人行为。在气功社区医学里面个人行为变成了集体活动,变成了社会活动。医院环境为社会环境。环境的改变是整个生活方式甚至包括思维模式和精神状态的改变。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变化,是气功文化的生动体现。

二、发挥气功医师的特殊作用在气功社区医学里,气功医师、气功教师有特殊的作用。气功医师、气功教师在社区里面的含义很广泛,它不仅包括直接参与教学的工作人员,还包括这个社区里面的所有工作人员。比如在“中心”,教学部门的老师和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属于气功教师的范畴,他们在整个社区的康复活动中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一般的医务部门不完全一样。这个特殊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用超常智能帮助学员康复。“中心”的老师、工作人员有义务、有责任用超常智能帮助学员康复。超常智能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发放信息型的,如发放外气、组场、用意念改变客观物质的存在状态等;第二种是接受信息型的,如查病、感知外界的各种信息等;第三种是特异思维。用超常智能去服务,在社区医学里面这三者是一体的,但最关键最关键的是发放信息。通过发放信息帮助病人康复,这是最根本的。查病好不好?好,但查病的目的也是为了治病,所以关键还是治。关于查病,等将来真正建立起混元医学的诊断学时,用气功的手段来查病将得到普及。现在则可以借助现代医学的诊断手段来为治疗服务。真正混元医学的气功诊断,主要是从混元气的开合出入聚散化入手。这个病从整体来讲,混元气的开合出入聚散化,哪一部分不正常,是开得过度,还是开得不够;是合得过度,还是合得不够(开得不够就开一下,合得不够就合一下);是出得不通畅,还是出去多了;是聚得不够,还是散得不够。着眼于混元气的开合出入聚散化的诊断才是气功的诊断。透视出病人有胃溃疡,这还不是真正的气功诊断,还只是用透视功能按照西医的方法进行的诊断。现在看来,混元医学式的诊断还得过一段时间才能建立起来。什么时候搞混元医学的诊断?等将来建立起了超常智能的开合出入聚散化的生理、病理模型之后,才能走向气功诊断。中医有“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其中表寒、里寒、气虚、血虚等属于“八纲辨证”。将来如果能搞出一个“七化辨证”或“七运辩证”—开合出入聚散化这七种运动形式的辩证,到那时候才谈得上搞气功诊断。

(二)帮助学员康复的关键是意识。发放外气和组场本身也是超常智能,是帮助学员康复的重要手段,但其中的关键是意识的运用。可以从三方面来谈。

一是情绪意识。我们在讲混元整体理论“意识论”、“道德论”时,系统阐述了情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气功医师在发放外气或组场时是运用了情绪意识的。要想生命力强,他们就高高兴兴,愉愉快快,面带笑容。心里一喜,发气、组场时就带有生命力旺盛的信息,患者的气血就会更好地流通。对有些病如癌症,或病毒、细菌等,就要用一种怒的、杀的情绪去解决它。在运用情绪治病方面,过去的中医有很好的经验。有些病需要病人哭一下气就通了,医生就拿意念带着他哭,他一哭病就好了;有些病需要怒,拿意念带着他怒一怒就好了;有的则带着他激动一下,一激动病也好了。这主要指治疗功能性的疾病,在《中医医案》里面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气功里面也可以用这样的办法。因为情绪对人的气血有调整作用,而且是自然地起作用的。但用的时候要懂得它的规律,不懂规律,不要瞎用。

二是指令意识。意识发出命令,要求主、客体怎样怎样去做,发生什么变化,实现什么样的结果。这种意识的特殊指令,有很强的指令性,其指令很明确,用意识去规定所要发生的变化。“中心”职工在教学中经常对学员讲解意识的作用,并要求学员也从意识里发出要身心状况有哪些改变的指令。这是意识的特殊作用,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犹豫动摇。

三是潜意识。潜意识不是能够随意支配的,它是脑子里面非常深层的东西,由于深层的意识不受意念支配,但它却在不知不觉中起作用,对自己的言行、身体及精神状态都产生影响。所以“中心”经常组织职工学习理论,通过学习,改变自己潜在的意识状态,建立起气功意识,使职工能够在非常深层的意识里面自觉不自觉地总是按照智能功的理论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以有利于整体的康复医疗活动。潜意识实际上它也在往外发放信息。例如,有的人给别人治病效果很好,因为他的潜意识中很平静,是遵从智能功的理论办的。给自己亲属却不好治,因为他的潜意识中受到了扰动,虽然嘴上说“好了,好了”,心里面却在想:“这病可重啊,可千万不能死啊。”潜意识里面发放的信息是最真实的,也起着指令作用,只是感觉不到它。

(三)在发挥意识作用的同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在气功社区里面,从教功人员,到普通工作人员对危重病人都不能有“他病危,要死了”的概念。否则一想“他要死了”,就等于给他加了个“死”的信息,对病人的康复极为不利。这样是不是就不讲客观了呢?遇到真是危重病人怎么办?对于真是要死了的病人,那就给病人家属讲,说这个病人很重,从西医来看,或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很可能死。但是从气功角度来讲,还要全力以赴,希望他能活,能好。讲清了他可能要死,有死的可能性,这是客观规律,但是我们的意识里面应该是“他不能死,他正常,没问题,一定能好”。必须这个样子。有了这样的意识,很多垂危病人可能就能救过来。如果不是这样,一看这个病人,“哎哟,他要死了”。也许他10天才死,你这一“哎哟”,可能一天就死了。因为你这儿有气场,你给他加了“死”的意念,意识就会指令他加快死亡。这一点我们对职工经常进行教育。。即便是有的人马上就要死了,这个时候同样还是要想“不能死,不能死”。如果有的病人身体不是非常地衰竭,那个病的基础还不是很严重,年纪也不是很老,即便死了,心跳已经停止了,我们把气聚一下,有时候甚至还可以活过来。怎么去聚?首先聚他的意元体。把空间里面非常细微的气往意元体中心聚,然后再往混元窍聚,再往肚脐里面聚。三处聚气之后,上下通一通,连一连,然后再往意元体、混元窍、肚脐聚,再连一连。反复这么做,有的人可能还能活回来。

(四)对待生和死的问题应该有一些特殊的、崭新的认识。有很多人本来是不应该死的,因为他本来就没到衰老期,生命还没有衰竭。他这时候死了,心跳停止了,血液不往身体供应了,新陈代谢比较低了,脑子里面聚的血液少了,对外界的刺激也就接受不了了。因为身体里能量少了,各种运动都没有了,往脑子里面去的信息也就很少了。那时候意元体很宁静,脑细胞的功能比较弱,但脑细胞还没有完全死,对意元体牵扯的力量就小,再加上躯体混元气的强度很弱,对意元体的屏障、阻隔作用弱,意元体就散出去了。看一看那些要死还没死了的人的自述,大致都是这样:要死了,好像感觉精神出去了,看见自己了,而且听到别人说话,听到家人哭;后来又回来了,又活过来了。一般以为这是灵魂出窍了,其实是意元体冲破了躯体混元气的屏障。意元体以脑中心为中心向外扩散,可脑细胞又把它拉了一下,相当于把它固定住了。如果一旦冲出来,就能出现上述的一些感觉,其实那是超常智能感知到的,不是什么灵魂。这一点宗教界几千年来没能解决,就以为是个灵魂,其实是意元体出去了。有的人死了,把意元体往脑子中心聚一聚,就把分散的意元体聚回来了。聚到脑中心去,定、定、定,定住,再聚混元窍的气,再把周围混元气向丹田里聚,上下再一连。一旦连起来,人就活了。智能气功科学研究人的生命运动的规律,几千年人们没解决的问题我们这里把它解决了。脑细胞与混元气结合到一起之后,共同成为意元体。意元体有相对独立性,有它自己内在的活动。但是那个物质基础是脑细胞。意元体散出来了,但它还有功能,还有主动性,和里面脑细胞还连着呢。古人没有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就认为是灵魂出窍,是转世轮回。其实这也是几千年一个不能解决的人体生命奥秘,是气功走向宗教的一个根本原因。

对垂危病人,一定要加“意元体恢复正常,脑细胞恢复正常”的意念,把气聚起来。当然,我们能不能把它聚起来是一回事情,但能不能这么想又是一回事情;关键是要会这么做。不能因为这个病人病得太重,要死了,就不管了。不能这么做。就是死了,也要努力。因为现在已经发现几例死了几个小时又活了,甚至死了几天又活过来的情况。所以在气功社区医学里面必须建立新的生死关。病人如果真是非常老了之后死的就不好抢救了,但绝大多数人都不是真正因为生命力衰竭而死亡的,一般都是因为病。有些人的生命力没有衰竭,这种情况下是能够转化的。

(五)调动三个积极性。第一个是要调动医生的、教员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些人应该千方百计地去努力。第二个是调动学员的积极性。第三个是把周围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中西医一般只讲调动医生和病人的积极性,而在智能气功科学所建立起的社区医学里面还要把周围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也是形成一个场的需要。气功师在组这个场,周围人的意识也起作用,如果不把他们组织好,他们可能就会对气功师组建的气场起破坏作用。所以要把医生、病人、周围的人都统一起来,这样场统一了,疗效就会高起来。

中医过去治病讲医缘。什么叫医缘?这个医生,病人信服他,治病效果就好;病人不信服他,同样的病治疗效果可能就不好。效果好就算是跟这个医生有缘,就叫医缘。医缘实际上就是调动了病人的积极性,医生和病人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场,只是那时候不叫调动积极性。我们现在懂得这个道理了,知道那是病人自己的心理在起作用。病人相信医生,他的精神就能得到安慰,所以就容易痊愈。我记得文革的时候,北京宣武门外有个刮痧的。他本来是一个面粉厂的职工,本身不懂医也不会治病,只是对风寒、腰疼什么的会拿鹿犄角刮一刮,还真有些效果。当时很多病人找他刮。有的人被刮得龇牙咧嘴,脊背都刮出了血筋,咬着牙也不喊痛。有的坐小卧车的也去刮,咬着牙挨痛去。什么道理?就是这些病人信他,觉得一刮病就能好,把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在“中心”这个社区里,我们是通过讲道理,把病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相信智能气功,相信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在讲道理的时候,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优势。因为不论班主任或老师,脑子里面都有一套好病的典型病例,有针对性地讲给学员听。比如来个肝硬化的,你把几个类似的病例一讲,就能把病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在讲道理时还要注意,第一,要结合智能功的理论讲清智能功对什么病都能起作用的道理;第二,要使学员建立起对班主任老师的信赖感。班主任老师有什么本事,治好过什么病,自然就对你信赖了。有的如果能给病人查一查病,这也是争取病人信任的一种方法。

(六)发挥场的作用和组建好的气场。

第一,善于利用场和调动场。首先,每个老师都要善于组建和谐、统一的强场。什么叫强场?就是把场里面人的意志都统一起来。即组场者组场的时候要把病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要善于引导病人按照组场者的意念去想,让他的思想跟你同步。组场之前,要进行宣传鼓动,讲一些好病的事例,也可以让学员现身说法。通过宣传鼓动,把学员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吸引过来,然后再发出指令,统一意念。其次,组场者要信心十足,意识里面必须是“一次就好”。一定要有这一次就好的信心。即使一次好不了,下次还是“一次就好”。病人的这个病该10次好,你每次也要发“一次就好”的念头。你要是想“他这个病一次好不了,多来几次吧”。好了,该10次好,到了10次也不好了。“一次就好”其实是个思想方法,就是要把每次组场的作用全发挥出来。这样该一次好的一次就好了,该10次好的一次就好了十分之一。说“一次就好”,并不是说病一下子就都好了,但是思想方法一定要这样。用这个思想去指导组场发气,组场的效果才能发挥出来。所以组场者信心十足非常关键。第三,指令要明确。组场的时候,希望场中的病人起什么变化,发生什么作用,指令一定要明确,别含糊。比如让视力正常就是“视力正常”,不能是“视力可能正常”或“争取正常”,这样就不明确了,指令的作用就消耗了很多。

第二,解决好局部场与整体场的关系。组场的时候,要把全国的形势、智能功的形势、“中心”的形势、部里面和班里面的形势,甚至于一个组、一个宿舍的形势都组进来,要会这么一层一层地去对待。外在大环境有个自然的气场,我们要主动去用它。比如每年3月份都有个学雷锋的活动,今年3月份又多了两项内容,一个是周恩来总理诞辰周年,一个是九届人大召开。学雷锋,全国人民做好事,有了个好气场;纪念周总理,全国人民都学周恩来精神,为人民服务,就有了积极向上的气场;人大一召开,全国上下一动,气场就更强了。所以要会把全国的好形势往“中心”这儿聚。还要会把全国智能功的大好形势、“中心”的大气场、部里的好信息都往你这个班里聚。比如去年二部创了历史最高疗效,痊愈率达百分之五十多,我们就要会把这个气场借过来,给自己加信息。要学会借优势,哪儿有优势就用意念给拉过来。这个部里面哪个老师治疗效果好,就把他的气场调过来,使大家互相激荡。甚至班里面哪个病人好了,也要把他的信息拿过来,把祛病的信息扩展开。这都是场的不同层次的运用,一层一层地把好信息向我这里集中。比如班里面有的病人好了,好得很典型,就赶紧让他讲讲自己的体会,病多长时间了,怎么好的,现在的情况如何,介绍一下战绩。这个人讲完了,大家共同加信息,于是,这一类的病人可能就会都好起来。病人的病好了,他发自内心的喜悦会使全体学员也喜悦起来,气场就起来了。老师还可以借题发挥,进行宣传鼓动,把气氛鼓动起来,使典型病例的信息量铺展开,渗进全体学员的意识深处,使之在意识深处发生变化。这就是场的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光会自己拼,也能见效,但是和运用气场的威力相比,效果要差得很多。

第三,善于把不平衡的气场打破,重新组建气场。有时候某个学员宿舍的情绪起不来,就要及时把这种不和谐、不平衡的气场给打破,把人分散到积极性高的宿舍中去,重新组建一个和谐欢畅、充满生机的气场。要不然,一个宿舍的人都消极低沉,互相影响,到时候恐怕一个痊愈的也没有。其实这倒并不一定是因为病很重。有的宿舍里面学员的情绪始终非常高,整个宿舍就都痊愈,包括重病员在内。所以组一个积极、健康的场非常重要。以前已经有过很多这样的例子了。

第四,要教会学员主动配合组场。要教会学员主动地去接气,主动运用意识给自己加良好信息,这就叫主动配合组场。能够这样做,就会事半功倍。

第五,要善于把握时机。学员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情况和特点,组场时就要有重点地强调一些问题。如学员刚入“中心”这个治病强身的社区时对气比较敏感,因为原来他不练功,打个比方,就5个气,气比较少,身体病了;病的折磨在他脑子里打下很深的烙印,于是他的意识也病了—和身体那个病连到一起了。到“中心”之后,由于“中心”气场是10个气—按道理有10个气他的病就是不练功也可以好起来。但是有的人非常顽固,他的意识老和那个病连到一起,不懂得和“中心”的大气场相连,这样大气场就被他的意识给封闭了(实际是他的意识把自己封闭了),这样气场对他就不容易起作用。有的人一进入“中心”的大院,就感觉非常舒服,这样的人头脑不僵化,和病连得不紧,容易痊愈。如有的人到“中心”来还没练功,瘤子就没了,血压不高了,结石排出来了,就是因为意识里不是那么顽固(老想“我有病”、“我这病很重”),意识和病连得不那么紧,所以气一冲,就痊愈了。因此,病人刚来的时候,要讲大气场的神奇作用,重点强调场的效用;等教完功,他会练了,这时候才讲向苦练要健康。为什么要求学员要刻苦练功呢?因为对气敏感的人来后,气一冲可能病就好了。对气不敏感的人,就要通过苦练,使气足、气通,使自身的气和大气场的气练得有同一性了,这样就好接气了。比方说智能功大气场的气是圆的,他的气也是圆的,大小不一样,但气一混化就一样了,这是敏感型的情况;如果他的气是三角的,和圆的气就不能一下子混化成一样,还要通过练功把自己的气和智能气功的气练得差不多才行。

练功到了后期,就要重点强调向恒心要健康。这时对痊愈的病人要让他们继续巩固疗效;对没痊愈的就要反复话疗告诉他们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但只要有恒心,坚持下去,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组场的时候要加这样的意念,不让病人动摇。不同时期组场要贯穿不同的意念,话疗的时候也要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以上就是气功教师的特殊作用。三、气功社区医学的康复手段

气功社区医学的康复手段,总的来说是以练功、学习即自强为主,他治为辅。在他治里面,以意气调理为主,药物和各种信息物治疗为辅。具体来说:

(一)鼓励学员建立健康的情绪。如何帮助学员建立健康情绪,是气功社区医学里面一个非常非常关键的问题。一旦真正健康的情绪建立起来,就会是人换思想身换貌—人的思想换了,健康面貌也就换了。练气功必须改变旧的意识状态,否则气功起的作用就非常小、非常慢。改变思想既要学习一般的理论课,又要进行日常的思想教育。

(二)发挥意识的主导作用。意识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在混元整体理论的意识论、道德论里面有详细的论述,这些要熟记在心,并在脑子里面深深扎根。

这些既是解决自身的意识问题,也是在解决病人意识问题时发挥其巨大作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社区医学“融利己于利他人之中”的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其实中医也很强调意识治疗,古人就讲“医者,意也”。针灸治病更强调意识的作用。中医过去讲的“迎之随之,以意合之”,就是说扎针的时候主要靠意念,有补有泄,用意念来合。“浅深在志,远近若一”,扎得深浅不是靠针的深浅,而是意念的深浅,扎的这个位置离病灶的远近不去分辨,意念就是一下扎到病上了。针灸只有这样去运用才能取得真正好的效果。过去中医讲:“左针右病知高下,以意通经广按摩。”扎针的时候,病在左边扎右边,上下对称扎,但更重要的是用意念来通这个经。如牙疼,扎合谷穴,一扎这个地方,同时用意念想:通、通、通到牙上来。我这儿有个关于治病强调意识作用的最早的记载,说的是汉朝的一个医生,非常有名,叫郭玉。据《后汉书》记载,郭玉给一般老百姓治病特别卖力气,一治就好。当时有一个王爷,妃子病了,请他来治,却怎么也治不好。王爷就让王妃换上穷人衣服,去找郭玉,结果一针就扎好了。这个王爷很生气,就责问郭玉是怎么回事。郭玉答得好:“医之为言意也。”医生治病就是靠意念。“腠理至微随气用巧。”腠理、经络、血脉、纹理里面的气机是微妙的,你用的时候,须根据里面的气血流行来展开技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扎针、点石,差一点都不行。“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扎针的时候,手拿着针,精神通过手贯注在针上,我能够了解它,但是说不出来。“夫贵者,尊高以临臣”,您的王妃来找这儿居高临下地对待我。“臣怀怖慑以承之。”我怀着很害怕的心理来给她治病。“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这样我给她们治病就有四个难处。“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她是贵人,她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她用她的意念,不用我的,这是第一难。“将身不谨,二难也”,她自己不谨慎,你让她怎么着,她不听话,这是二难。“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她身体很柔弱,让吃药,嫌苦,不愿吃,这是三难。“好逸恶劳,四难也”。你让她动一动,她不干,这是四难。“针有分寸,时有破漏,重以恐惧之心,加之裁慎之志”。扎针有分寸,弄不好有时候扎破了还出血,你是贵人,破了你的体,我有罪啊。所以就盼着千万别出问题,心里特别紧张,特别害怕。“臣意且犹不尽,何有于病哉?此其所为不愈也。”我这儿疑虑满脑丛生,想意念贯注不进去,还做得到治好病吗,这就是病不容易痊愈的原因呀。古人治病讲意念,治病时如果总担心不行,意念不纯了,就理不直气不壮,效果也就不佳了。

中医尚且如此,搞气功就更是如此了。现在好多气功师给没文化的农村人一治就好,而到了高级领导那儿去,就不行了。一个是担心“这要治不好就麻烦了”,或者是想“我一定要给他治好;治好了,就该支持我了”。这样杂念太多了,心不直,气不壮了。这个意念非常关键。意念要理直气壮。所以我们治病的时候要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要有信心,有决心,要理直气壮,并且自己去想办法怎么给他治好。往往按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去做,就比较灵,要学别人的就不一定灵。比如有的老师治瘤子,就想象用剪刀去剪,很有作用。“我也拿剪刀剪吧”,你这么想就不一定灵了,只有自己动脑子想出来的办法,意念才会起作用。这一点非常关键。以前在石家庄时,有的老师治气管炎,就想象着拿个烧红的铁条去烫气管,效果很好。这就是发挥意识的主导作用。

(七)发挥智能气功各种引气手段的功能与作用。这里面用得最多的是以意引气。智能功有一个特殊的理论叫“气缘心生,气随意注”。“气缘心生”,气攀缘着意念来生,

随着意念而变化,想火就来热气,想冰就来凉气;“气随意注”,意念贯注到哪儿,气就到哪儿,这才是以意引气。如果没有气就用意念聚出气来,有了气再集中意念引气攻冲病灶。有人一下想不过去,可以加点意念憋气,想到病那儿去,或咽口唾沫,咽到病那儿。用不同的方法引气攻冲那个病灶,这就叫作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我们身体里面的内气没这么多,如果不引导气去攻冲病灶,只是一般地练练功、发发气,全身的气不能一下充足起来,病就好不了。打个比方,如果身体里需要个气,分10处,一处10个气。你有个气,身体就都好了。可你就20个气,平均分布每个地方就2个气,那就不行了。但假如有10个气维持生命活动,另外10个气用意念引着攻那个病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各个攻破,就能解决问题。如果全面开花,有些病可以,有些病可能效果就没那么好。以意引气要注意这些问题。第二个是以形引气,就是要根椐身体疼痛部位的不同,用不同的形体动作引动气去攻冲病灶。以形引气是形神庄的特点。形神庄每节功都有一些相对的特殊效用。再就是五元庄的音声引气。将来碰到病人,有的一下子解决不了,就多想办法。这方面除了加强我们意念力的锻炼以外,还要注意多想办法,多摸索经验。

(八)调整人体混元气的开合出入聚散化的运动。如果单纯地用以意引气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就需要结合混元气的开合出入聚散化用意念去进行调整。开合出入聚散是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身体里面的气机变化就是这三对矛盾:开合一对,出入一对,聚散一对。开合出入聚散运动不正常了,这三对矛盾不平衡了,就是病。在气功社区医学的治疗中,就必须加正常的意念,身体气机该开的、出的、散的,就让它开出去、散出去;该合的、入的、聚的,就让它合进来、聚起来,要这样去引导气机变化。一般来讲,开、散、出配合着呼气,聚、合、入配合着吸气。组场也好,调气也好,都要去配合着呼吸,使气一开一合,一聚一散,提高气的正常水平。这样就抓住生命活动的根本了。这个开、散、出的运动是在身体外在的界面上进行的。外在界面包括皮肤以及身体里面的各个组织器官的粘膜,如肠胃道粘膜,呼吸道粘膜,泌尿系统里面的粘膜,以至于肝胆里面的粘膜,胰脏里面导向管的粘膜等。这些粘膜和皮肤是人体直接与外界进行交换的地方,皮肤则更直接一些。肠胃道里面一般都认为是体内,其实不然,它从嘴到肛门像一个筒子似的,是跟外面相接触的。皮肤是通过汗腺、汗毛孔跟外面的气接触的。肺、气管、肺泡,以及肝脏、胆囊、肾脏、膀胱,也是通着外面的,这些地方在中医里面属于半表半里。开合出入聚散要懂得从这些地方去进行,它是内外混化的一个界面。一开一合、一出一入、一聚一散,这是人最根本的生命活动,把它强化起来,很多病就好了。具体来说,开合出入聚散化大体上有三种变化:一种是呼吸的变化,一种是形体的变化,一种是气压的变化。在混元整体理论的人体混元气部分着重论述了这些问题。这里重点强调一下与呼吸相结合的问题,散、开、出是呼气,聚、合、入是吸气,吸气、呼气之间要加上化的意念。智能功治病健身强调化,把病态化了,就能转为正常。开、散、出要化,聚、合、入也要化,开合出入聚散的同时都在化。这是智能功的基本内容,大家要重视起来。另外还要注意局部和整体的配合。局部有病的部位,特别是病灶的气也要开、散、出,聚、合、入。一开,把病气散掉,一入,正气进去转化为正常,反复这么开合出入聚散化。先是局部的化,再是整体的化,这样就能把病毒全部都散出去了、化了。从局部的病灶入手,着眼于人体的整体进行调节,这就是局部和整体的结合。

(九)发挥意识的全息性和定向性的指令作用。意识有全息性,意识里面发什么信息就起什么作用。它还有定向性,意识可以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挥某种作用。我们知道,中医把治病的方法简化为8种,叫作: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它是通过具体药物的作用达到的。这些方法,智能气功可以不用药物,仅靠运用意念去想就可以达到。有些病要泻,有些病要吐;有些病要发汗,有些病要消;有些病需要补,有些病需要调和;有的需要清,有的需要热,都可以运用意念去想。不过这样去运用意念,一是需要懂中医道理,二是容易搞成辨证论治。因此运用意识时要简单明确,直指最后的结果。具体来说,气功社区医学的运用意识的方法大致有以下3种。

(1)排病法。有些病太厉害,化不了,就要把它排出去。人体往外排病有几条路子:一个是从上边排,把胃里面的东西吐出去,以及吐痰、吐血、流鼻血、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等,都属于从上边排。再就是从下面排,大便、小便、例假,都可以往外排病。三是皮肤排泄物如汗、皮脂等排出去。这是通过有形之物往外排病。气功里面还有通过无形之物往外排病的,比如病气可以从大的关窍,像劳宫穴、涌泉穴等排出去,也可以从周身皮肤的毛窍、腠理排出去。排病法,主要是用意念来排,包括通过有形之物和无形的病气往外排病。当然,智能功治病主要着眼于让病转化为正常,但有些病这样排一排有时候可能会好得更快一点。

(2)对治法。针对着病去治,让疾病转为正常。发热、发烧的,就用意念让它凉点;怕冷的,就用意念让它热点;虚的就实点,补补气,使之气充足;里面病得太厉害,就泄一泄;血压高了,就让它低;血压低了,让它升高一些;心跳太快了,让它慢点;心跳太慢了,让它快点。

(3)消散法。身上有瘤子、骨刺、包块或水肿,可以用意念让它消了、散了、化掉;人长得太胖了,也可以消散一部分多余的脂肪,变得瘦些。和消散相对的,缺了块骨头、肌肉萎缩或血少了,还可以让它再生长出来。一个是消,一个是长,这是意识的定向的指令作用,是意念的全息性和定向性的完美结合。这种结合,能够在医疗中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如身体里面的固体异物,骨刺、肿瘤、肿物等,有些是炎症引起的,而一般治疗炎症要凉,清凉才容易解毒。可是要散掉这些异物,反而需要加点温热的意念,因为温热,能促使气血流通,气血一流通异物就好化散了。又如对功能性的疾病,则需要调神调气。智能功不搞辨证论治,但也不是治什么都是一句“正常”就行了。单讲“正常”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刚练功的学员。因为还没有掌握更多的气功知识,讲多了也听不懂,所以要简单点,让他掌握“正常,好了,散了”就行了。再一种是高功夫的人,不需要那么复杂,脑子一想“好了”就好了。因为他的信息是全息的,一个“好了”就全有了,哪怕几百里、几千里的遥治,一个“好了”就取得效果了。到了高层次就这么简单。在低层次时也简单,因为他掌握不了那么多,不能不简单。就是在不高不低的时候,反而需要多想些办法,要不然,只简单的一个“好了”恐怕解决不了问题,因为信息量不够,意识的力量也不够,这时就需要想得具体点,有个形象,使聚气的力量强化起来,效果就会好一些。开始简单,然后复杂,再简单,这是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十)注意全身性调补。气功治病和药物、针灸治病不一样,关键要用气来治。调气治病的时候不能忘了补气,要调也要补。补气包括对意元体的补气。补意元体,只能用意念往意元体聚气,千万不要往意元体里贯气。就用意念想,在想的时候,一定要使意识往意元体那儿集中,空空荡荡,想里边气充足,想得越模糊,越清灵,意元体那儿气就越足。脏真混元气也要补,躯体混元气也要补。给病人调气的时候要经常注意补气,这样做了,就体现了智能功治病的整体性。治病之前,治完之后都可以调补调补,这样就比较容易收到好的效果。

(十一)正确而恰当地运用排病反应。这个问题是智能功治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故提出来单列题讲述。有些人的病比较重,练了智能功之后,没有很快转化成正常,这就需要往外排病。对于排病反应,不能简单地讲是好事情就完了。拉肚子也好,吐也好,咳血也好—尤其是吐,我们要给学员讲清楚它有什么好处,起什么作用。从中医来讲,吐能够把上焦开发出来。什么叫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上焦的功能是把营卫之气散出去,散到全身各部分去。吐能把上焦的这个宣发功能强化起来。中焦有转输功能,使气输到全身各部分去。吐也能把中焦转输的功能强化起来。所以古人治很多病都要吐一吐。有的人为了保健,有时候也吐一吐。怎么吐?简单的办法是弄点淡盐水一喝,一恶心,就吐出去了。从西医来说,吐能使膈肌、肠胃逆收缩,可使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产生兴奋。有时候吐可能会出汗,这样植物神经也会兴奋起来了。练气功不是要练植物神经的调节功能吗?吐的时候头晕恶心难受,吐完了之后就清凉了。如果有的人吐完之后特别口干,可喝点凉水,但别喝开水。

吐是有积极作用的,但一定要注意,反复吐几次,或吐两三天之后,容易出现性兴奋。这是因为通过胃气的升发,中阳之气充足了,阳气能往下降了,心火能往下降了,这个肾阳就容易旺盛起来。这时候要注意用意念作统率,往头上领气。有的病人出现练功反应,呕吐了,就要给他讲,呕吐不要怕;还可以喝点淡盐水,再吐一吐,吐个痛痛快快的,把病排出去。泻的人,拉脓拉血,最好也不用药物,拉就拉得痛痛快快,加意念把那个病毒都拉出去。因为肠胃收缩,往外排脓血的时候,从粘膜都往外渗,可以把全身的病毒、毒素排出来。消化液成年人一天要分泌六七升,当然它还要吸收。现在拉肚子的时候,光排不吸收,身体里的毒素就通过消化液排到消化道里面,进而排出体外。因此,正确运用排病反应,可以把病毒排得快一点。当然也不是说祛病必须得有排病反应才行。首先应该是转化,让病直接转化为正常,如果出现排病反应了,就要排得彻底一点,这样病好得也就会更快更彻底一些。有些癌症病人练功练好了之后又复发了,什么道理?因为病灶消了,可癌症的病毒、信息身体里边还有,还没有全部消除。如果回到家中不练功了,这个信息就可能把病又聚起来了。如果把病彻底排一排,把全身通一通,痊愈了之后就不容易复发了。有些病复发就是因为病灶虽然没了,病的信息场还在,里面还有些病毒,身体里面的气还做不到把全身都冲刷一遍,所以就需要把病毒排出去。下泻可以把肠子分清泌浊的功能强化起来,使泌尿系统的排泄功能强化起来。出汗,也能往外排病毒,但出汗多的人要给他加气,帮他把气固住。这样正确地运用排病反应,就不是消极等待了。反应来了,要利用排病反应把病毒排出去。老师们给学员话疗的时候,要加把体内的病毒都排出去,排得干干净净的意念。以前有一个癌症病人,一天泻了七八十次,结果病很快就好了。排病反应不是坏事情,排病反应很重,可能他的病好得会更快点。所以练了功之后出现反应,我们要正确运用它。这一点是以前没有讲过的,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十二)治疗手段要注意组场与单调相结合。单调包括发气调治和话疗。

(十三)适当地运用中西医学的诊治手段,运用医药手段治病时也必须遵循上述要求。有时光用气功的手段作用不明显,或者在病情危急的情况下,也可用一些医药手段来辅助治疗。首先,我们使用药物的主要目的是突破药本身的局限,使药不局限于药本身的作用,而是把药里面加进混元气,加上良好的信息,使药成为气的载体,或者说把药作为向导,借助药的力量把气带到病灶那儿去发挥作用。这是气功社区医学用药的根本原则,也是进行药物治疗的指导思想。其次,发气之后能把药的正常作用强化,把副作用抵消。在气功社区医学里,医生用药的时候要组场,要发气,要利用气功手段进行用药。有时需要手术,需要急救,这时就要把手术的办法作为输气的内容,要借助医疗技术手段往病人体内加气。当然,这只是辅助手段,社区医学还是着重用混元气。在这方面,还需要大家开动脑筋,大胆实践,反复实践,千方百计地摸索外气治疗各种疾病的规律。目前,对一般病人我们不主张用药,但是个别病人不能一下子断药。比如,糖尿病打胰岛素的,不能一下断,心脏病吃着激素的,不能一下断。像这样的病人,在用药的时候要加上气功的意念。使之成为气功社区医学的康复手段。至于如何运用中西医知识,请详见“四”。

四、把中西医知识气功化

(一)使中西医知识为混元医学服务。因为中西医的诊断能够明确病的位置、病的性质,同时也可以用现代医学诊断来检查我们的治病效果。这么做能够克服气功诊断的主观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二)对中西医的生理、生化和病理知识进行积极的扬弃。西医学知识对局部论述较精确,但对人的整体性注重不够,中医学注重了人的整体性,但其气化理论则有模糊的地方。把这些理论经过扬弃,把其中好的拿过来,就可借以建立混元医学的开合出入聚散化的生理、病理模型。如果不结合现代的西医常识,不借助某些中医的一般知识,开合出入聚散化的生理、病理模型要想建立起来就比较困难。

(三)借助西医里面具有整体性功能的药物或手段来强化混元医学这个混元整体。比如,西医里面有个很普通的药物叫氨茶碱,我通过多年的气功观察,发现它可以对全身很多方面起作用,强心、益肺、降压以及利尿。即使正常人吃了也没坏处。再比如—2对全身微循环有很好的促进调节作用。在西医治疗里面,还有很多医药及技术手段可以起全身性的调节治疗作用。我们应该从这些药物的基本功能上去认真想一想,从中寻找一些整体性的对气功医疗有启发性的内容。其实,如果对西医学认真研究了,可以发现它也有整体性。如炎症,就跟循环系统的障碍有关,调整了循环系统就能帮助消炎;全身的免疫系统,就和白血球、抗体等免疫功能有关,与跟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也有关。可现在还没有人去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如果西医治疗炎症,用点镇定药物,用点改善循环系统的药物,再加上消炎的药物和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加到一块用,肯定比单纯用消炎药效果好许多倍。好多问题人们都没能从医学的整体性上去考虑。我们要把这些道理吸收过来,用以完善我们的混元医学。

(四)借助现代医学技术手段,对病人进行检查,以确定病位、病性,从而帮助确定气功的诊疗内容。

气功社区医学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社区医学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个系统工程,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需要完整而严密的气功智能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就是我们的混元整体理论。它是建立社区医学的理论基石,是实践的指导思想。

第二,需要完整而又独具特色的混元整体的管理制度和方法。

第三,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六有”(“四有”再加上“有智能、有觉悟”)人才。

有了前面这三个条件就能实现如下十个方面的统一:

(一)教学与医疗的统一。把医疗活动变成教学活动,使医疗、教学相统

一。

(二)医疗教学与服务的统一。在气功社区医学里面医疗教学工作的本身也是服务工作;行政部门也是医疗部门。气功社区医学里面的服务是全方位的服务。

(三)健身与祛病的统一。健身与祛病,都属于气功社区医学里面的内容。有病可以治病,没病的练练功可以健身。

(四)防病和治病的统一。练功之后在祛除已有疾病的同时能预防一些疾病的产生。

(五)练功与修养的统一。在气功社区医学里,对于人的意识修养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包括科学意识、道德意识、艺术意识以及气功意识等修养。

(六)医学活动与社会活动的统一。气功社区医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医学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统一。如给学员调气、话疗、讲理论,学员之间交流经验,这些本来应该是医学活动,但在气功社区医学里面都成了社会活动。吃穿住行是生活内容,但也是医学活动,因为里面都贯穿了气功的内容。在这里,商店、食堂等各个服务点都和医学活动统一在一起了。这一切使社会交往本身也成了医学活动。

(七)专业技术与群众活动的统一。本来治病是专业人员的事,可学员来了之后一起练功就成为群众活动了。

(八)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的统一。学员在进行治疗时首先要改变思想,要用智能功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这是业务;但也是思想政治工作。气功社区医学要求涵养道德,要求融利己于利他人之中,要求为人民服务。

(九)常态智能与超常智能的统一。(十)个人与集体的统一。

从这十个统一可以看出,气功社区医学模式已经社会化了。它是气功、医疗、身心健康和社会风尚等方面的统一,已不是纯粹的医学,而成为了社会工作的一部分,成为人文文化的一部分了。因此气功社区医学是以智能气功混元整体理论为指导的,以教功练功实践和整体活动为手段的气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来它也将构成为人类未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夏智能气功培训中心和康复中心来说,我们做的工作就是人类未来文化的重要内容。要把我们的工作提高到这个高度上去认识,而不是只简简单单地教个功、治个病、提高个疗效就行了,要看到它的伟大意义。要从气功社区医学的高度把现在的工作统领起来,从而在气功社区医学理论的指导下使“中心”的工作再上升一个层次。我们能够这样去思考问题,就能够和事业结合到一起了,工作成果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上去了。我们一定要按照新的医学模式来开展工作,在着意于疗效,使来到“中心”的学员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要使他们精神健康,用气功智能科学的理论对他们进行重新塑造,使之成为智能功人。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开展工作了,我们的学员就会来一个好一个,而且将成为智能功事业的一颗颗种子,在祖国大地上生根发芽。

我们要完成的是一项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破天荒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让全体智能功人都投身到创建人类新的医学模式的伟大事业中来,从而共同迎接光辉灿烂的21世纪的到来!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土方治疗办法
白癜风早期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ucw.com/jbwh/513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