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而难养”:重思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困境▍问题的提出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17.9%,已然远超国际通行的10%的老龄化社会标准。其中,我国农村的老年人口多于城镇,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和速度也更甚于城镇,有研究将其称为“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年,我国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了15%,有研究预测,到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突破20%,年左右将突破30%,年则将达到38%左右。由此可见,在可预见的将来,整个中国,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将要面临史无前例的养老压力,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任务艰巨。费孝通将中国赡养老人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方式概括为“养儿防老”、均衡社会成员世代间取予的“反馈模式”。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劳动力大规模的乡城流动颠覆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传统伦理,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指出,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已经成为中国家庭的常规模式,人口流动使得家庭在教育子女和赡养老人等方面的功能弱化。尤其是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引起了政策界和学界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ucw.com/jbwh/12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