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拖10年变胆囊癌nbsp医生

指导医师:芶欣: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南区ERCP协作组副组长,贵州省ERCP学组组长。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

患者李女士今年59岁,十多年前在单位体检的时候,医生就告知她胆囊里有泥沙样结石,由于没有症状李女士并没太在意,几个月前单位又体检,患者李女士再次查出患有胆囊结石,颗粒较十年前大了一些。当时,医生建议她做手术治疗,但李女士觉得没有什么不适症状,不太愿意切除胆囊。最近,李女士感觉恶心呕吐,吃不下饭,人也日渐消瘦,自行调理饮食和服养胃药后,也没见好转。最后到医院详细检查才发现患上了晚期胆囊癌。

随着生活条件好转,如今的胆囊疾病患者越来越多,据芶欣主任医师介绍,贵州更是胆囊疾病的高发区。作为一种常见病,胆囊结石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而很多人会选择“不管”,或者“忍一忍”吃点药。就在最近,记者在采访中意外得知,有好几例患者,因胆囊结石没有得到重视,而转变成了癌症,颠覆了记者以及大部分市民的观念。那么,胆结石究竟要不要手术?

胆囊结石变成了胆囊癌

60岁的宋阿姨一直体态丰满,最近半年来右上腹出现了疼痛不适,吃不下,消化也不好,脸变黄了,体重也减轻了。记者在采访中,正遇到在省医住院的宋阿姨,据家人介绍,宋阿姨以前曾患有胆囊结石,老人一直坚持吃药保守治疗。但这次腹痛难忍,而且是持续性的钝痛,医院就诊的。芶欣主任医师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和手术,术后病理报告结果显示,宋阿姨竟得了胆囊癌,而且已经是晚期。宋阿姨的女儿痛苦着说,母亲患胆结石很多年了,偶尔有发作,吃吃药挂挂水也就好了,我们也疏忽了,加之老人本身对手术就比较抗拒,害怕有什么并发症、后遗症,所以一直迟迟不肯手术治疗,没想到这次发生癌变。

芶欣介绍,类似李女士、宋阿姨的患者每年能遇到十多例。胆囊结石应该很多人都听过,而且不少人有胆囊结石的问题,特别是女性。大部分的胆囊癌患者都同时合并有胆囊结石,研究发现,如果胆结石患者的胆囊结石直径超过3cm,那么他/她患胆囊癌的风险会上升10倍。除了结石,长期慢性的胆囊炎也增加胆囊癌风险。长期的慢性胆管炎症以及胆管内积聚的某些毒性物质,会导致胆管上皮的基因发生突变,从而诱发癌变,导致胆管癌发生。

高危人群提高警惕性

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患者就诊时多属于中晚期。芶主任称,目前业内认为晚期胆囊癌的治疗效果是比较差的,即使放疗、化疗,治疗效果仍很差,一般生存期最多就半年时间。

他认为,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将没有转移的胆囊癌进行单纯胆囊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胆囊结石是胆囊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但也并不是所有患胆囊结石的人都会发生胆囊癌。该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有几类:首先,常见的患者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尤其是50岁以上的女性胆囊结石病人;第二,胆囊结石病程大于5年;第三,B超提示胆囊结石直径大于2.0厘米。上述高危人群的病人要提高对胆囊癌的警惕性。

胆结石究竟要不要手术?

芶主任称,20%—40%胆囊结石病人可终身无症状,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有胆囊结石,也有的人是在体检中发现,此时,大部分人选择“不管”。当然,也有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就可以,不需要那么紧张。

他介绍,一般有症状型胆囊结石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胆绞痛、胆囊积液等。经常有患者一直误以为是得了胃病,不进行系统检查,就盲目吃药;有的患者因症状不重,没有发生急性腹痛而拖着不治疗,选择“忍一忍”,一提起选择手术就害怕恐惧。

在这个问题上,芶主任认为,一旦发现有胆结石,就应该将之拿掉,以免后患。目前,腹腔镜技术已很成熟,一般的病患手术后1-3日就可出院,情况严重的患者,术后住院观察一周左右便可回归正常生活。

对于胆囊结石病人在饮食上要注意,忌吃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另外,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适当运动,避免发胖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TheEnd-

文班亚

?本周刊由贵州都市报独家打造,欢迎转发敬请注明出处

?欢迎







































白癜风在什么医院好
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ucw.com/lcbx/130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