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之父,75岁
胆结石术后,右上腹胀,有时痛,食后腹胀加重,矢气多,大便有时干。
胃镜示:萎缩性胃炎。
舌苔白厚,剑纹,络青。
治宜:疏肝理气,和胃利胆。
方以逍遥散加减
柴胡10当归12白芍30云苓20
炒白术12干姜6薄荷10色姜黄30
厚朴15枳实15金钱草30大黄10
炒莱菔子15鸡内金20半枝莲20佛手15
7付水煎服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方剂学中归为调和肝脾剂。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更有丹栀逍遥散,调经解郁清热着;
黑逍遥散有生地,血虚痛经功效卓。
原方组成及用法: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去皮,白者)各1两(30g),甘草(微炙赤)五钱(15g),上药为粗末,每次服用2钱(6-9g),用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加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原方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原方主治: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
处方之方解:
逍遥散原方中去炙甘草,因其虽为佐使,能缓肝之急,但炙甘草15g,恐其益气补中,不利于此患者腹胀之症;
原方中用生姜烧过,温胃和中之力益专,本方中代之以干姜,药性歌括四百味中干姜味辛,表解风寒,炮苦逐冷,虚寒尤堪,干姜味辛、性热、辛而行散,性热燥烈,用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此方中应用与大黄相制约,患者舌苔白厚,本无明显热证,因大便时干而应用大黄,恐其过于寒凉。
患者右上腹胀,有时痛,食后加重,结合胆结石病史,考虑长期肝火旺盛,燔灼胆汁而成石,势必同时导致肝盛克脾,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故本方治以考虑健脾和胃、利胆。组方用了云苓、白术健脾;柴胡疏肝,佛手疏肝解郁;患者为术后,病久,肝郁血虚,故用当归、白芍养血柔肝。
厚朴苦降破泄,消除胀满,既可除无形之湿满,又可消有形之实满,为消除胀满的要药;常与枳实合用,治食积便秘,气滞不通,脘腹胀痛。本病例中患者食后腹胀加重,矢气多,大便有时干,故再加鸡内金健胃消食积,莱菔子味辛行散,于消食导滞中长于行气消胀,与鸡内金合用治疗患者之食后腹胀加重;鸡内金与金钱草合用还可治肝胆结石。半枝莲清热解毒,尤善治疮肿与癌肿;色姜黄功能凉血止血,破瘀消肿,下气止痛,主治气结痞满,症瘕积聚;兼顾患者腹胀时有腹痛。
三剂患者诉矢气频多,腹胀渐轻,两周后患者腹胀显著缓解,无明显腹痛,软便。食欲较前大为好转。
览经中医,阅览传统中医经典著作,切磋传统中医理论,分享临证医案。大则为中医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小则锻炼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愉悦身心。感谢转载请注明:http://www.dbucw.com/lcbx/10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