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收治了两个胆囊结石患者,他们相同之处都在于因胆囊结石引起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不同的是,他们当中一个成功保胆取石,另一个却被迫切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截然不同的结局?今天,我就来跟读者朋友们具体说说这个事情。
首先,我给大家科普一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这个疾病是由于结石阻塞胆囊管,造成胆囊内胆汁滞留,胆囊管梗阻,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急性炎症。
急性胆囊炎有哪些症状?
①患者多呈急性病容,呼吸表浅而不规则。
②大半部分的病人可出现黄疸,一般为轻度黄胆,若伴有总胆管和肝胆管结石梗阻或伴发胆管炎时则黄疸明显加深。
③60%~70%的患者可有反射性恶心及呕吐,甚者可吐出胆汁,并可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④腹痛多发生于右上腹,也可发生于中上腹,程度较剧烈而持久,常有阵发性加剧。
⑤若有胆囊管梗阻,可有间断性胆绞痛发作。
⑥当发生化脓性胆囊炎时,可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
因此,我建议患有胆囊结医院就诊,以免诱发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保胆的意义
文章开头部分,我用了一个词“被迫切胆”,也就是说“切胆”这个事情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胆囊是一个对人体有用的消化器官,主要功能为储存胆汁、浓缩胆汁、助消化,所以说不切除胆囊又能治好胆囊疾病是病人与医生的共同愿望。可以说,保胆手术主要意义是维护正常人体平衡和生理功能,避免了胆囊切除降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切胆的弊端
切胆后,患者往往出现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更容易诱发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等胆道结石。下面来看看切胆网友们的心声。
保胆手术指征
①有功能的胆囊,胆囊功能测试大于50%。
②排除胆囊癌变、腺肌症,瓷化胆囊等胆道本身的病变。
③排除患有代谢性疾病及其他不适合保胆手术的疾病,比如糖尿病、地贫等。
④排除患有胆总管结石。
⑤影像学检查发现胆囊长径大于5cm,胆囊壁厚小于0.5cm,同时胆囊管和胆总管未见结石。但是所有影像学检查都有一定的误差,只有临床医生结合临床病情,才能做出最佳方案。
综上所述,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是相对适应症,目前是否可保胆存在一定争议。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内镜微创保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京山教授认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尽早手术干预取出结石,避免胆囊功能受到进一步的损伤。这种方式在临床实践中疗效满意。另一部分专家认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先行保守治疗,控制炎症3个月后再行保胆取石手术,缺点是有可能胆囊坏疽、穿孔或者胆囊萎缩。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同样患有胆囊结石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阮先生和杨先生,到底为何前者成功保胆,后者却被迫切胆。
1
胆囊结石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成功保胆
患者阮先生1年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反复右上腹疼痛不适症状,医院检查被告知患有胆囊结石,通过解痉止痛输液治疗后有好转。近来疼痛加剧,医院检查发现胆囊结石已经并发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医生建议切胆治疗。不想切胆的阮先生特地从百色平果县赶到南宁找到我,希望我能保住他的胆囊。
阮先生虽然没有出现黄疸症状,胆囊壁厚约0.2cm,但是能不能保胆,也只有在手术过程中才能做出决定。在联合采用腹腔镜、wolf硬镜、纤维胆道镜下,我为阮先生施行了微创手术,发现其胆囊尚有功能,最终成功为他取净结石并保住胆囊。
2
胆囊结石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被迫”切胆
患者杨先生2个月前出现反复右上腹疼痛症状,以持续性绞痛为主,还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曾到医院就诊,当时被诊断为胆囊结石,服用一些解痉止痛的药物后有所好转。近日,杨先生右上腹疼痛症状加重,情急之下来南宁找到我。
经过彩超检查发现,杨先生患胆囊多发结石(较大约8×5mm),出现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且全身皮肤粘膜、巩膜有黄染症状。显然,杨先生比同样患有胆囊结石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阮先生的情况严重,尽管杨先生是两个月前才发现胆囊结石,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的病史就只有两个月。最终,我为他施行了胆囊切除术。
就上面提到的阮先生和杨先生两位患者而言,阮先生属于早期干预,效果尚好;杨先生因为做手术做得晚,结石嵌顿胆囊颈管,导致胆管粘膜坏死后胆囊管闭塞,虽然取净结石,但是胆囊功能丧失殆尽,保胆已经是无力回天,只好忍疼割“胆”。
最后,我还是要提醒有胆囊结石的患者,应医院就医,预防胆囊结石久拖不治诱发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同时又避免远期胆囊萎缩和胆囊癌变的发生。
HI,我是肝胆专家王曦晨大夫。想要获取更多健康资讯及看病就诊请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最好专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ucw.com/jbwh/9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