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患者的饮食要注意什么?
想必这是很多患者想知道的。胆囊疾病中最常见的就是胆囊炎和胆结石。这两种疾病往往同时存在,而且患这两种疾病的中老年人还往往存在体脂率过高、腰围过大、甘油三酯升高、胆固醇升高等情况。
这些饮食坏习惯导致胆结石!!!
常见情况是膳食热量过高,或者运动太少,造成身体脂肪含量居高不下。有些人是长期吃很多肉类食物,饱和脂肪摄入比较多;也有些人吃得其实挺素,但炒菜油放得比较多;还有些人自己感觉饮食还算清淡,但实际上加糖食品、甜饮料或精白淀粉主食摄入比较多。
此外,一些年轻人,体重并不超标,但饮食规律紊乱。早餐经常不吃,夜宵吃得很油腻;有时候两餐不吃饿着,有时候一餐吃两餐的饭;有时候吃得凑合脂肪很少,有时候吃得油腻脂肪很多。熬夜晚睡,早上不起。这种状态会让消化液分泌紊乱,也会让胆汁的制造和分泌节律失调,从而增加胆结石的危险。
ABOUT*对于肥胖者、腰围过大者、体脂肪过高者来说,要限制膳食总热量。
凡超重、体脂肪过高者,减肥是必须的。不过,只能采用温和减肥的方法,不能使用任何快速减肥法。因为快速减肥会提升患上胆结石的风险,减重速度越快,结石风险越大。高脂肪高蛋白的减肥法不能用。建议用高饱腹感慢消化低血糖反应减肥法,每日热量减少-千卡即可,即轻体力活动女性千卡,男性0千卡。
运动需要增加,但也不能剧烈运动,建议从走路开始温和运动,逐渐加快走的速度和距离。没有运动基础的胆结石患者突然做剧烈运动,有可能出现危险。
*饮食生活要规律
对于本身不胖的人来说,要注意按时按量用餐,起居规律,按时吃早餐,不吃油腻夜宵,不熬夜晚睡,减轻精神压力。晚上如需增加夜宵,只能吃较为清淡的食物,如粥、藕粉、水果等。
长时间饥饿时,胆汁淤积于胆囊而过度浓缩,形成结石的危险加大。而晚上吃油腻夜宵,早上不吃早饭,则夜间分泌大量胆汁后淤积于胆囊,次日中午用餐才得以释放,形成结石的风险更大。
*限制脂肪、胆固醇总量
远离油腻食物:过多脂肪和胆固醇刺激胆囊收缩,增加胆囊疾病发作危险,同时也不利于减肥瘦身。因此胆囊疾病患者的日常饮食需要比健康人减少脂肪摄入量。油炸、油煎食物都不能吃,烹调以焯、蒸、凉拌、炖煮等为主,放少量液体植物油即可。每日脂肪摄入量在40-50克之间,太少也会影响到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维生素的摄入。
*避免甜食和甜饮料,多喝白水
日常饮食不加糖:甜食和甜饮料都促进体内甘油三酯和LDL的水平上升,促进肥胖,不利于预防胆结石。日常喝牛奶、豆浆、杂粮糊糊、粥、咖啡、银耳汤等均不要放白糖,蜂蜜也不要放。日常饮料可以选择白水和淡茶,多饮水也有利于预防胆汁浓缩。
*谷薯类食物为主
在淀粉类食物当中,特别要注意提升全谷杂粮和薯类的比例,至少一半。在消化系统能接受的前提下,多些也可。每天供给~克的粮食(生重),加入全谷杂豆,比如糙米大米燕麦饭、绿豆燕麦小米粥、荞麦小米大米饭、红豆燕麦黑米粥等。红薯、紫薯、山药、芋头、土豆等也适合每天吃50-克,用来替代一部分白米饭。在主食中加点其他含淀粉食材如藕、荸荠、百合、莲子等亦可。这些食材的膳食纤维含量都远远高于白米白面,有利于降低肠道中胆固醇的利用率,也有利于控制血脂、控制体重。
*优质蛋白质食物适量吃
胆结石患者仍然需要蛋白质的充足供应,鱼肉蛋奶和豆制品都可以吃,只是需要注意不过量。蛋白质和脂肪均能刺激缩胆囊素,一次性过多摄入高蛋白质食物不利于胆囊疾病患者,但没有足够的蛋白质也不利于修复肝胆组织的损伤。
*充足摄入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
可溶性膳食纤维对降低胆固醇利用率尤其有益。木耳、银耳、海带、裙带菜、各种蘑菇、魔芋等蔬菜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它们能阻断胆固醇类物质的肝-肠循环,帮助胆汁从大肠排出。
深绿色叶菜不仅营养价值最高,而且其中富含维生素K,有利于缓解胆囊疾病引起的疼痛。膳食维生素C充足供应有利于胆固醇及时转化为胆汁酸。胡萝卜素能够转化为维生素A,对胆囊内皮等上皮组织的修复亦有帮助。这些营养素都可以从蔬菜中获取。必要时可以服用维生素增补剂。
注意:
不要只想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首先要考虑饮食节制,避免暴饮暴食。哪怕是没有油的水果,低脂肪的鱼,也别一次吃太多,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了解更多资讯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ucw.com/jbwh/7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