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成为了治疗胆囊结石的一种崭新的治疗方法。
但和胆囊切除手术一样,胆囊急性炎症、胆囊壁水肿的情况下保胆手术操作难度加大,术后胆漏风险增大。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指南明确将胆囊壁厚度大于5mm作为手术相对禁忌证。
病例一患者,男,59岁。患者入院前3天餐后突发右上腹绞痛,放射至右背部,伴恶心呕吐,不发热,无黄疸。在外院输液抗感染治疗,腹痛减轻,但未完全缓解。为行保胆手术,急诊到我院就诊,以“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收入院。
入院查体:腹平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墨菲征(+),肝区叩击痛(+),肠鸣音正常。
既往病史:冠心病
血常规:WBC7.9×/L,N63.8%,HGBg/L,PLT×/L。
降钙素原PCT0.ug/L。
生化:ALT22IU/L,AST17IU/L,总蛋白TP64.0g/L,ALB42.1g/L,总胆红素TBIL33.7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10.9μmol/L,γ-谷氨酰胺转肽酶GGT19U/L,肌酐Cr77.5μmol/L,BUN5.72mmol/L,GLU5.05mmol/L,血钾4.11mmol/L,血钠mmol/L,淀粉酶AMY48IU/L。
凝血:PT11.7s,PT.INR0.96,PTA77.2%,APTT27.2s,Fbg3.63g/L。
尿常规:比重1.,PH5.0,白细胞(+),潜血(-),蛋白(-),尿胆原(-),胆红素(-)。
入院后B超检查:胆囊形态饱满,大小约10.0×4.4cm,壁厚0.5cm,不光滑,腔内多发偏强回声伴声影,大者约2.5×0.7cm。
入院后MRCP
入院后ECT肝胆静态显像检查:胆囊30min及60min均未见显影。
给予禁食1天,应用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患者腹痛减轻后逐渐恢复低脂半流食。患者仍有右上腹隐痛,放射至右背部,不发热,无黄疸。继续给予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1周后腹痛缓解,右上腹压痛消失。
入院后第8天复查B超,胆囊情况好转不明显:胆囊形态稍饱满,大小约9.3×3.9cm,壁厚0.5cm,不光滑,腔内多发偏强回声伴声影,大者约2.0×0.5cm。
第一次入院抗感染治疗及控制饮食一周,腹痛缓解,但复查B超提示胆囊炎症水肿无明显改善。尤其患者要求行保胆取石手术,此时非最佳手术时机。故办理出院。
出院后治疗:
1.胆宁片,5片,3次/日
2.嘱患者每月复查B超了解胆囊情况,拟3月后手术
胆宁片治疗1周后患者右上腹隐痛及右背部放射痛完全缓解。
但因患者出现大便次数增多,间断腹泻,将胆宁片改为3片,3次/日,腹泻症状好转,继续治疗3周,期间腹痛未再发作。
患者胆宁片治疗共1月后再次入院复查。
血常规:WBC5.17×/L,N50.6%,HGBg/L,PLT×/L。
生化:ALT18IU/L,AST15IU/L,总蛋白TP60.5g/L,ALB40.2g/L,总胆红素TBIL24.1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8.6μmol/L,γ-谷氨酰胺转肽酶GGT14U/L,肌酐Cr66.0μmol/L,BUN4.05mmol/L,GLU4.48mmol/L,血钾3.91mmol/L,血钠mmol/L,淀粉酶AMY58IU/L。
凝血:PT12.7s,PT.INR1.04,PTA67.2%,APTT27.7s,Fbg2.75g/L。
尿常规:比重1.,PH7.0,白细胞(+),潜血(-),蛋白(-),尿胆原(-),胆红素(-)。
B超:胆囊形态稍饱满,大小约8.9×4.4cm,壁厚0.3cm,不光滑,腔内多发偏强回声伴声影,大者约2.3×0.5cm。
复查MRCP
复查ECT肝胆静态显像:胆囊30min显影清晰
根据上述检查,考虑胆囊炎症水肿已基本消退,故决定不再继续观察,施行手术。
根据患者意愿,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手术顺利,术中见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周围无明显粘连,取出10余枚结石(最大一枚约1.5cm)。
病例二患者,女,33岁。患者入院前1天餐后突发上腹部绞痛,伴恶心呕吐,不发热,无黄疸。在外院B超提示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肝外胆管结石。输液抗感染治疗1天后,腹痛减轻,为行保胆手术,转至我院。
入院查体:腹平软,右上腹、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墨菲征(+),肝区叩击痛(-),肠鸣音正常。
既往体健。
血常规:WBC8.2×/L,N45.0%,HGBg/L,PLT×/L。
生化:ALTIU/L,ASTIU/L,总蛋白TP65.0g/L,ALB36.2g/L,总胆红素TBIL15.3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7.2μmol/L,γ-谷氨酰胺转肽酶GGTU/L,肌酐Cr48.1μmol/L,BUN5.01mmol/L,GLU6.33mmol/L,血钾4.25mmol/L,血钠mmol/L,淀粉酶AMY55IU/L。
B超检查:胆囊形态如常,大小约6.1×3.2cm,壁厚0.36cm,欠光滑,腔内多发细碎强回声伴声影,范围约4.1×1.5cm,肝内外胆管无扩张,未见胆总管结石。
入院后MRCP
入院后ECT肝胆静态显像检查:胆囊30min显影清晰。
给予输液抗感染、保肝治疗,给予胆宁片5片,tid,患者腹痛缓解后逐渐恢复低脂饮食。
复查血生化:ALTIU/L,AST74IU/L,总蛋白TP61.6g/L,ALB36.4g/L,总胆红素TBIL9.7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3.2μmol/L,γ-谷氨酰胺转肽酶GGTU/L,淀粉酶AMYIU/L。
患者腹痛缓解,肝功好转,但转氨酶仍较高,此时非最佳手术时机,办理出院。
出院后治疗:
1.胆宁片,5片,3次/日
2.嘱患者每月复查B超了解胆囊情况,拟3月后手术
治疗期间腹痛未再发作。
患者胆宁片治疗共1月后再次复查。
血常规:WBC7.9×/L,N35.6%,HGBg/L,PLT×/L。
生化:ALT14IU/L,AST12IU/L,总蛋白TP68.1g/L,ALB41.7g/L,总胆红素TBIL8.9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2.8μmol/L。
B超:胆囊形态如常,大小约6.6×1.7cm,壁厚0.2cm,欠光滑,腔内多发细碎强回声伴声影,范围约4.3×1.3cm,肝内外胆管无扩张,未见结石。
复查MRCP
复查ECT肝胆静态显像:胆囊30min显影清晰
根据上述检查,考虑胆囊炎症水肿已消退,转氨酶恢复正常,决定施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
选择小切口手术。
手术情况
病例讨论
两例患者是临床治疗中的典型病例,胆囊结石所致的胆囊炎症急性发作,胆囊炎症水肿,通常情况下需等待炎症水肿消退后手术。病例一来我院就诊时已是腹痛后第4天,一般认为上述情况下急诊手术风险较高,以保守治疗为首选。经输液抗感染治疗后,腹痛症状缓解,但胆囊水肿无任何改善,需待改善症状后手术。
病例二急性胆囊炎继发胆总管结石,转氨酶升高。
结论☆胆宁片的药理作用
1、胆宁片主要成分有大黄、虎杖、郁金、山楂、青皮、陈皮、白茅根。
2、胆宁片具有利胆、消炎、防石、抗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
3、胆宁片具有疏肝利胆,清热通下的功效。在胆道外科主要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湿热未清的胆石病、慢性胆道感染所致的右上腹隐痛、腹胀、纳差、嗳气等症状。
☆胆宁片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1、加快胆囊炎症水肿消退的过程。
部分患者在保守治疗期间仍反复发作胆绞痛,导致胆囊炎症水肿持续存在甚至加重。这样的情况在临床经常可以见到,导致无法顺利手术,有时只能在胆囊炎症水肿未消退的情况下行胆囊切除术,手术操作困难,风险高,易损伤胆总管。胆宁片加快了胆囊炎症水肿消退的过程,缩短了治疗过程
2、迅速缓解胆绞痛症状,持续用药防止胆绞痛反复发作。
☆胆宁片对于保胆取石的作用
1、术前:急性胆囊炎患者胆囊炎症水肿,保胆手术难以施行。胆宁片的应用可减轻胆囊炎症水肿,加快胆囊水肿的消退,使部分急性胆囊炎患者最终保留了胆囊。
2、术后:保胆手术后因胆囊因手术创伤导致胆囊炎症水肿,胆宁片的应用可促进胆囊水肿消退,加快术后恢复过程。
3、预防结石复发:文献报道胆宁片对胆固醇及胆色素结石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保胆取石术后应用胆宁片可起到降低结石复发率的作用。
——李可为.胆宁片对胆囊胆固醇结石的防治作用[J].肝胆胰外科杂志,,16(1):44-45.
——杨培民.胆宁片对胆汁33.5kDa泡蛋白的影响[J].肝胆胰外科杂志,,14(2):96-97.
——朱培庭.中药胆宁片抑制胆色素类结石的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4(6):1-7
☆胆宁片推荐使用心得
1、很多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甚至腹泻症状,可将胆宁片减量使用。故提倡胆宁片治疗剂量个体化。
2、可参考患者平时大便情况,若平时大便正常或存在便秘,可从较大剂量开始,根据患者用药情况,可适当减量。若平时无便秘,也可从3片,3次/日开始,逐渐加量,以患者能承受的最大剂量作为维持剂量。
病例作者朱星屹,医院普外一科主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微创保胆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从事胆道外科工作,对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有丰富的治疗经验,擅长胆道微创手术,内镜微创保胆手术。
病例荣获由中国医师协会联合上海和黄药业共同举办的2年度“胆宁杯”经典病例演讲比赛一等奖。
由「中国医师协会联合上海和黄药业共同举办的2年度“胆宁杯”经典病例演讲比赛」于年4月8日在北京完美收官,历时9个月在华北、华中、华东、北京等全国近10余省市开展的层层筛选初赛后,最终5名参赛选手参加全国总决赛。
大赛评委:
叶永安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院党委书记。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30年,对慢性胃肠疾病、慢乙肝、酒精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前病变、肝癌等疑难病有较深的造诣。近年来,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及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十一五”、“十二五”慢性乙型肝炎课题首席专家,为提高我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水平、降低病死率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发表论文60余篇,被Hepatology等SCI杂志收录十余篇。
刘京山
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医院普外科主任;卫计委外科内镜培训基地主任。《中国内镜杂志》等多部国家级杂志副主编;主编《微创胆道外科学》,并参编《肿瘤特检诊断》《外科学》《内镜微创学》等;发表论文40余篇。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内镜微创保胆息肉切除;经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十二指肠镜治疗总胆管结石、胆道狭窄等专业领域造诣深厚。
胡伏莲
医院消化内科教授(原消化内科副主任)。历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五届常委及第六、第七届常委兼秘书。现在为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顾问;北京市消化分会副主委;全国幽门螺杆菌学组组长;临床药理基地消化专业负责人。《中华医学杂志》等10多种杂志编委或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中西医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中国新药杂志、胃肠病学和肝胆病学杂志、临床内科杂志和中国医药导刊编委。
获奖结果:
一等奖:
医院普外科
朱星屹
二等奖:
医院消化内科
孟霞
医院消化内科
卞孝平
三等奖:
医院肝胆外科
孙涛
医院肝胆外科
刘恩宇
北京什么医院专治白癜风儿童白癜风能不能治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dbucw.com/jbwh/7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