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时报胆结石不手术当心癌变

日前,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健康类专业报纸《生命时报》刊文指出:胆囊癌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胆囊结石。胆囊长期被结石刺激,引起慢性炎症反复发作,促使胆囊黏膜纤维萎缩,组织细胞变性,进而发生癌变。一般认为,胆囊结石直径3厘米比直径小于1厘米引起胆囊癌的危险性大10倍。胆囊结石大于1厘米的患胆囊癌的几率是没有胆囊结石者的29.9倍。

而在此前,《环球时报》也有报道指出,目前国内的胆囊癌患者当中,合并患有胆囊结石者约占82.6%,因此医学界普遍将胆囊结石视为胆囊癌的重要诱因之一。而且由于胆囊癌发病隐匿,临床上缺乏特异的典型症状,常被患者误以为自己所患的是胆囊、肝脏,或是肠胃疾病,容易被忽视,往往被发现时已进入晚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医院肝胆外科王曦晨主任表示,患者50岁以上,患胆结石5年以上,通过B超检查胆囊壁有局限性增厚,或是胆囊结石大于2厘米的,都属于胆囊癌的高危人群,需要格外注意。如果患胆结石超过20年,那么胆囊癌变的可能将会出现明显增高。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胆囊癌预后极差,甚至超过了被誉为“癌中之王”的肝癌,而且对化疗、放疗等癌症常见疗法都极不敏感,患者从发现到死亡,大多不会超过半年的时间。因此,胆结石患者一旦确诊之后,医院接受专业治疗,胆囊还有功能的尽量采取微创保胆取石的治疗,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此外,王曦晨主任还指出,虽然胆囊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但是在早期仍旧有一些“征兆”向我们发出警告,提醒患者需要格外注意了。

消化道症状。早期胆囊癌患者会出现一些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右上腹不适等。此时如果没有发现胆囊疾病以外的其他消化道疾病,那就要警惕是不是胆囊出了问题。

右上腹疼痛。如果出现右上腹疼痛,呈钝痛、胀痛或绞痛,伴恶心、呕吐,医院就医,查清病因,以免延误诊断。如果患者既往有胆囊疾病,右上腹疼痛由间断性变成持续性,药物治疗效果变差,那就要警惕是否有胆囊癌的发生。

50岁以上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患者,如果原有症状加重或发作频繁,以及既往有胆囊炎、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近期有原因不明的乏力、消瘦伴消化道症状者,应该及时就医,全面检查。有数据显示,胆囊癌患者中50岁以上的患者占2/3。

除了胆囊结石之外,王曦晨主任还指出,胆囊息肉也是诱发胆囊癌变的重要因素。

“胆囊息肉的癌变与其直径大小无关,对肿瘤来说息肉大小并不是安全的排除指标,直径小于10毫米的息肉仍有可能为恶性。“王曦晨主任表示,胆囊息肉患者更应保持警惕,一旦发现出现胆囊息肉,医院接受手术,一旦胆囊出现癌变,将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好
儿童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ucw.com/jbwh/358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