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纪实
近日,医院肝胆外科成功为数名80岁以上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的高龄患者采用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技术进行微创介入治疗,快速、精准、高效地为患者解除了病痛。
病例一
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低热伴纳差1月的夏老,因恶心呕吐,腹部疼痛难忍入住肝胆外科。入院时腹部CT显示胆总管中度扩张,在快速的查体检查后,确诊为胆总管结石。考虑到老人高龄,身体虚弱,很难耐受大的创伤打击,而胆管结石又急需解决,肝胆外科ERCP蔡雷副主任率领团队及时为患者制定了最佳治疗方案,于春节前5天为患者行ERCP术+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胆管取石术,最终将位于胆总管下段处约2cm大小的结石顺利取出。患者术后第三天正常进食后无任何不适,腹痛彻底消失,于春节前顺利康复出院,出院时,夏老及家属对此次治疗体验连连称赞。
病例二
皮肤黄染、瘙痒一月余的李品仙(化名)老太太,在子女医院胆道微创门诊,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查体,结合腹部CT,确诊为”胆总管多发结石“,入住肝胆外科。老太太刚入住病房就握住蔡雷副主任医师的手,说:“蔡医生,我的这个病能不能挂几天消炎药治好啊,怎么说我都再也不开刀了。”老人的子女也一脸愁容。原来,老太太分别在10年前、3年前因为“胆总管结石”做过手术,手术切口很大,两次手术都住了二十多天,术后带着好几个月的“T”管生活,十分痛苦。没想到没几年光景,结石又找上门来,老人心有余悸,死活不肯再开刀了。蔡雷副主任医师耐心地安抚老人焦虑的心情,向老人解释胆总管结石无法通过药物清除,同时向她介绍了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方案。老太太及家属终于一展愁容,决定接受这种“微创”的治疗方案。两天后,经过悉心准备及术前评估,经历了半个多小时的ERCP取石+胆道支架置入+鼻胆管引流术后,老人胆管的数枚结石被取尽,三天后黄疸明显减轻,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拔出鼻胆管并办理出院手续。老太太终于可以和子女们一起过一个舒心的好年。
临床背景
医院蔡雷副主任医师团队介绍,胆总管结石以发病率高,排石不通,溶石困难等为特点,常引起黄疸、继发急性胆管炎,临床上患者常出现右上腹绞痛,发冷发热,严重感染可出现休克和精神异常,症状反复,久之出现胆汁性肝硬化,对患者危害极大。既往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多采用“开刀”的方式,在腹部切开十几厘米的“口子”,进入腹腔将胆总管切开然后取出结石,同时加用T管引流,术后“T”管留置时间短则一两个月、长则半年,手术创伤较大,给患者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严重降低了生活质量,同时腹部十几厘米的刀疤也着实让人不寒而栗。ERCP技术是近年来医学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医生通过患者口腔插入与普通胃镜相似的十二指肠镜到胃下方的十二指肠,在镜下对胆管胰管进行造影并进行微创治疗。医生不用开膛剖腹,仅用一根细的十二指肠镜就能通过胰胆管在肠道的开口进行胆管结石取出、支架放置、胆道疏通等微创胰胆疾病手术。在经历一场“犹如做胃镜”一般的治疗过程,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更高的生活质量。
据悉,医院肝胆外科ERCP团队在蔡雷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已完成ERCP术余例,在胆总管结石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总管梗阻的微创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胆道取石成功率在95%以上,治疗效果达到上海市先进水平,受到广大患者广泛赞誉。浦东地区尤其是南汇地区胆总管结石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高水准、高效率的治疗。医院ERCP团队将竭诚为每一位胰胆管疾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和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温馨提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bucw.com/jbwh/12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