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也整不明白的TNM

亲爱的小C们,传闻你们总也搞不懂肿瘤的TNM?到底是按照肿瘤大小分,还是按照生长部位分,还是要综合在一起分?拿过CT/MRI报告,通篇看下来依旧傻傻分不清?感觉每个字都认识,但是他们凑在一起就完全读不懂了,有木有?

读完本篇再也不用一脸懵逼且深情地仰望Sub-I,他们是怎样在草草浏览完报告,甚至是扫一两眼CT胶片后就大笔一挥,刷刷刷写下T几N几M几,I/II/III/IV期的。

首先,科普一下,什么是TNM。TNM全称是TumorNodeMetastasis。TTumor指肿瘤原发灶的情况,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加和邻近组织受累范围的增加,依次用T1~T4来表示;NNode指区域淋巴结(regionallymphnode)受累情况。淋巴结未受累时,用N0表示。随着淋巴结受累程度和范围的增加,依次用N1~N3表示;MMetastasis指远处转移,没有远处转移者用M0表示,有远处转移者用M1表示。

最后,综合TNM各自的情况,得出相应的总分期——I/II/III/IV期。

本篇以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为例,详细讲解一番。

T分期:

Tx:未发现原发肿瘤,或者通过痰细胞学或支气管灌洗发现癌细胞,但影像学及支气管镜无法发现。

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最大径≤3cm,周围包绕肺组织及脏层胸膜,支气管镜见肿瘤侵及叶支气管,未侵及主支气管。

T1a:肿瘤最大径≤1cm;T1b:肿瘤最大径1cm,≤2cm;

T1c:肿瘤最大径2cm,≤3cm;

T2:肿瘤最大径3cm,≤5cm;侵犯主支气管,但未侵及隆突;侵及脏层胸膜;有阻塞性肺炎或者部分或全肺肺不张。符合以上任何一个条件即归为T2。

T2a:肿瘤最大径3cm,≤4cm;T2b:肿瘤最大径4cm,≤5cm。

T3:肿瘤最大径5cm,≤7cm。直接侵犯以下任何一个器官,包括:胸壁(包含肺上沟瘤)、膈神经、心包;同一肺叶出现转移性癌结节。符合以上任何一个条件即归为T3。

T4:肿瘤最大径7cm;无论大小,侵及以下任何一个器官,包括:纵隔、心脏、大血管、隆突、喉返神经、主气管、食管、椎体、膈肌;同侧不同肺叶内单发或多发转移癌结节。

各位是不是看完更晕了?没关系,肿瘤大小这个总是能看懂的吧。拿过CT报告先找大小,按照最长径对号入座。然后,在报告中寻找有无上述加粗字眼出现,如果有,按照加粗字眼进行T分期(这时就不要管肿瘤大小了);如果没有,依旧按照大小进行T分期。举例说明:右肺上叶5.3×4.5cm肿物,周围可见毛刺,伴胸膜牵拉,远端可见部分阻塞性肺不张;另可见右肺下叶散在小结节影,考虑转移。T分期:5.3×4.5cm这是T3的标准,阻塞性肺不张是T2的标准,右肺下叶转移结节与原发的右肺上叶属于同侧不同肺叶,这是T4的标准。所以,按照分期原则,上述病例的T分期是——T4。

N分期: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同侧支气管周围及(或)同侧肺门淋巴结以及肺内淋巴结有转移,包括直接侵犯而累及的。

N2:同侧纵隔内及(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N3: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其实N分期是比较简单,各位只要在CT报告上找“淋巴结”字眼,然后按照CT报告所述的淋巴结情况,对号入座即可。对于纵隔淋巴结小伙伴们也许搞不懂到底是在左边还是在右边。这里教大家一个简单识别的方法。一般CT报告上如果出现“数字+R/L”的字眼就是在说明这组淋巴结的位置,不管前面的数字,只要有R/L出现,就分别按照Right/Left(右/左)来定位。如果只有数字,就记住从10组-14组都属于N1淋巴结,1-9组都属于N2淋巴结。举例说明:左肺下叶可见5.3×4.5cm肿物,另可见左肺门、纵隔(4L、7-9组)内数枚肿大融合淋巴结,最大约1.5×2.0cm,结合病史考虑转移。N分期:原发灶位于左肺,所以左肺门淋巴结转移算N1,纵隔淋巴结(4L在左边,7-9组属于N2淋巴结)转移算N2。

M分期:

Mx:远处转移不能被判定。

M0:没有远处转移。

M1:远处转移。

M1a:局限于胸腔内,包括胸膜播散(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胸膜结节)以及对侧肺叶出现癌结节。M1b:远处器官单发转移灶为M1b。M1c:多个或单个器官多处转移为M1c。相对于T与N分期,M分期应该最简单易懂的。只要拿着所有筛选期检查报告,挨着个仔细看就可以了。M1a除了胸CT以外,其他头MRI、骨扫描、腹盆CT均未见转移灶。M1b是除了胸CT以外,其他任意一份报告有且仅有一个转移灶(例如仅有单发的脑转移,或者仅有单发的肝转移,或者仅有单发的肾上腺转移)。M1c就是遍地开花了,你们都懂的。分别说完TNM各自的分期后,下面就是由一张表格来展示总分期。

以上是纯理论的TNM分期内容,总的来说,就是数字越低,癌症发生转移的几率就越小,预后也好,数字越高,癌症已经扩散,甚至转移到远处,预后也越差。接下来,小蛇出几道题,看看各位小C们有没有掌握。(P.S.所有报告均来自真实受试者筛选期检查)

请问以下3位受试者的TNM各自分期是多少,总分期是什么?(文末见答案)

受试者01:

胸CT:右肺上叶后段可见一团块软组织密度影,较大截面约96×71mm。右肺下叶散在模糊小结节,较大者5mm,性质待定,追查。纵隔2R、3-5组、右肺门及左锁骨上区见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大者42×25mm。双侧胸腔未见胸水。

腹盆CT:右侧臀部皮下肿物,约51×41mm,考虑转移。肝脏S6见低强化灶,约11×9mm,考虑转移。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腹盆腔未见积液。

头MRI:左顶叶多发强化结节,周围可见水肿,大者约8×6mm,结合病史考虑转移。

受试者02:

胸CT:右肺中叶见不规则肿物,36×27mm,累及右肺叶间胸膜,病灶与右肺门淋巴结分界不清,较大约12×11mm。纵隔7组、左锁骨上见肿大淋巴结,较大约20×15mm。右肺上叶后段可见磨玻璃密度结节,约13×11mm,倾向转移。双侧胸腔未见胸腔积液。

腹盆CT及头MRI未见转移征象。

受试者03:

胸CT:双肺纹理模糊,右下肺大片实变影,双侧胸腔大量积液。心包膜增厚,心包中量积液。纵隔内多发增大淋巴结,考虑转移。T7、T11、胸骨可见多发高密度影,转移可能。

引流胸腔积液后再次复查胸CT:右肺上叶后段不规则影,约23×9mm。

腹盆CT:肝门、腹腔干、肠系膜根部及腹主动脉旁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大约24×15mm,考虑转移。肝右叶可见低密度结节,<5mm,考虑囊肿。

头MRI:未见转移征象。

受试者01:T4N3M1cIVb期

解析:肺内肿物>7cm(T4),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N3),皮下转移、肝转移、脑转移(M1c)

受试者02:T4N3M0IIIc期

解析:右肺中叶肿物+右肺下叶肿物,同侧不同肺叶出现转移(T4),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N3),无远处转移(M0)

受试者03:T1cN2M1cIVb期

解析:右肺上叶肿物>2cm,<3cm(T1c),纵隔淋巴结(N2),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多发淋巴结转移(M1c)

以上为AJCC第8版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分期的具体详解,希望各位小伙伴能够喜爱。如有疑问,欢迎后台留言提问,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ucw.com/jbwh/100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