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的常见检查手段

  十二指肠引流收集胆汁进行检查,可发现胆汁内有脓细胞、胆固醇结晶、胆红素钙沉淀、寄生虫卵等。胆汁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1、B超:最有诊断价值,可显示胆囊大小、囊壁厚度、囊内结石和胆囊收缩情况。

  2、腹部X线平片:可显示阳性结石、胆囊钙化及胆囊膨胀的征象;胆囊造影可显示结石、胆囊大小、形状、胆囊收缩和浓缩等征象。

  3、口服、静脉胆管造影:除可显示结石、胆囊大小、胆囊钙化、胆囊膨胀的征象外,还可观察胆总管形态及胆总管内结石、蛔虫、肿瘤等征象,对本病有很大诊断价值。有条件时以逆行胰胆管造影为好,不仅结果可靠,并可行十二指肠镜下治疗。

4、CT:是由于胆囊管阻塞与细菌感染所致的粘膜水肿、胆囊增大及胆囊壁增厚。由于炎症水肿或反复的纤维化,胆囊壁增厚可达5—6mm(正常1一2mm),并可使胆囊萎缩或畸形,如胆囊穿孔可与周围器官粘连。如果胆囊壁钙化,则形成“瓷胆囊”,此为CT典型胆囊炎的表现。有时胆囊内出现气泡,为气肿性胆囊炎。

5、MRI:胆囊内结石在T1WI、T2WI上均为无信号或低信号灶。在T2WI上,高信号的胆囊内可清楚显示低信号的充盈缺损。胆管结石,特别是胆总管结石,MRCP既可观察到低信号的结石及其部位、大小、形态、数目等,又能显示胆管扩张及其程度。胆囊炎也表现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增厚的胆囊壁因水肿而出现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白癜风该怎样治愈
皮肤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ucw.com/jbzl/108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