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胆结石,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吃出来的病。
确实,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胆结石发病率明显上升,我国胆结石的发病率可达7%-10%!并且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
今天,医院消化科主任麻继锋细致地讲解一下:发生在胆道系统中不为人知的那些事儿。
麻继锋,男,年7月毕业于皖南医学院临床医疗系,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年3月至年3月在医院消化科进修,医院儿科、大内科、消化科工作。医院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共党员,马鞍山市消化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马鞍山市药品招标局评审专家;马鞍山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马鞍山市“诗城名医”,在职研究生学历。
擅长于消化科各种常见疾病及危重、疑难病的诊治和胃肠镜及内镜下诊治等,如慢性胃炎、溃疡病、肝硬化及并发症、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性肠病和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治;对普内科常见病也能熟练处理,多项新开展的诊疗项目获院、市科技进步奖,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工作以来多次获得患者的口头表扬,以及感谢信、锦旗等书面表扬;医院、公司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工作理念:一切为患者着想。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六上午
胆道系统的「神秘面纱」1.首先胆汁不是在胆囊里生成的!
正常情况下,肝细胞每日可分泌胆汁-ml,包括胆囊在内的胆道都只是胆汁的容器或流经管道,胆囊的主要功能是浓缩、储存胆汁,三餐时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肠道。
因此,胆囊只是扮演一个「浓缩、储存胆汁」的角色,人在吃饭的时候,胆囊收缩排出胆汁,胆囊积水时,失去功能,会排出「白胆汁」。
胆汁分泌多少要看神经和内分泌,迷走神经兴奋,胆汁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胆汁分泌减少。
此外,我们吃什么,吃多少,都会影响胆汁分泌,因为胃酸、脂肪、蛋白质的分解产物进入十二指肠均可促进胆汁分泌。所以暴饮暴食就容易诱发胆囊炎。
一吃就停不下来
可我能怎么办啊,烧烤那么好吃......
2.胆汁可以循环反复利用
胆汁经由胆道进入十二指肠,之后到回肠,这里将吸收大部分的胆汁酸盐,然后再进入肝脏利用--肝肠循环,如果肝肠循环被破坏,容易形成胆道系统结石,这就是为什么胃肠切除之后容易长结石的原因。
胆道系统最常见的病之一:胆石症胆结石虽然是常见病,但也是诱发胆囊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胆石症的病因不是很清楚,与个人的饮食习惯、性别、先天疾病、感染、胆汁代谢障碍、药物因素、其他疾病等相关。
但高发的原因与以下情况有关:
1.高糖、高脂饮食,饮食不规律、或者过度节食,少饮水;
2.女性激素不平衡,肥胖及体力活动减少者;
3.糖尿病、肾炎、甲状腺功能低下、溶血性疾病、慢性肝病等;
4.长期服药、精神紧张、抑郁等。
胆石症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病症的严重程度、结石大小,数目、胆囊的功能,可分为四种情况:
1.无症状
这类胆结石的病人可长期随访,在出现症状之前不需要手术。这里的无症状并不包括曾有急性症发作而现在无症状,或者曾经误诊为胃痉挛或急性胃炎,实为胆绞痛的胆石症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有胆囊壁钙化,巨大结石和有胆囊癌家族史,胆囊充满型结石这些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2.存在胃肠胀气,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
患者有恶心、厌油腻、胀气、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但是没有疼痛,部分原因是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引起,可通过服药治疗。
3.反复发作胆绞痛与急性胆囊炎
患者虽有胆绞痛发作但缓解间歇期长,年纪轻,对手术有恐惧,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可选择应用口服胆汁酸盐药物;患者胆绞痛、胆囊炎发作频繁,胆囊功能受损或消失,就需要切除胆囊;等出现胆管结石、胆管炎、胰腺炎,就要尽早手术。
4.高龄、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手术禁忌症
患者症状严重,但因为高龄、有心肾严重并发症而无法手术,可以口服药物,通过开腹或经腹腔镜方式胆囊造瘘取食;胆囊灭活或胆囊大部切除术。
本周五9月7日上午八点《阳光生活》节目现场为听众解答消化道方面的问题
欢迎参与
热线电话,
FM.1
AM
马鞍山综合广播
MaanshanComprehensiveBroadcasting
图文/王琪
编辑/吴玉
监制/柳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dbucw.com/jbby/12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