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到底有多可怕?其恶性程度甚至超过了胰腺癌和肝癌,而且患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可怕之处一:大部分一经发现已丧失接受根治术的机会这类肿瘤的发展很快,临床上除了切除胆囊后意外发现胆囊癌,早期很难发现;等到发现,基本就是中晚期。中晚期胆囊癌的很少有能存活时间大于5年。
胆囊癌非常容易侵犯到肝脏、门脉或肝动脉,以及转移到周围的淋巴结,胆囊癌的手术难度很大,风险高,我们还发现胆囊癌非常容易发生远处转移,如果手术中发现远处转移了,就不得不终止手术、直接关腹了。总体而言,中晚期胆囊癌的手术切除率很低。
然而,手术是唯一效果较好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胆囊癌进展迅速,容易侵犯周围脏器、血管以及远处的转移,大部分患者一经发现就已经丧失了接受根治术的机会,预后很差。
可怕之处二:胆囊癌对放化疗不敏感胆囊癌对化疗不敏感,目前也没有公认的化疗方案,最常用的是以5-FU为基础或者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但缓解率不高,延长生存时间短,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胆囊癌的放疗效果不是很明确,现在的放疗方法有很多,比如三维适形放疗、伽马刀、射波刀等,对于那些没有接受根治术的晚期胆囊患者,放疗不能延长他们生存时间。
随着医学的发展,肿瘤的精准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兴治疗方法不断出现,但是在胆囊癌的治疗应用中,目前还没有好的疗效案例出现。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对胆囊癌的治疗都不理想,胆囊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基本一致。
现阶段胆囊癌治愈的可能性很小,只能以预防为主,这里的预防不是早发现早治疗,而是一旦发现胆囊病变,在它还没有转变成癌症的时候就去治疗或手术切除。
预防胆囊癌的钥匙:胆囊结石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胆囊癌合并结石的比列在80-%,从结石角度上看,胆囊结石的患者中有1.5-6.3%发生胆囊癌。大约每个胆囊结石患者中,会有一个发展成为胆囊癌;在国外也类似,临床上每切除个胆囊,就会发现一例胆囊癌。
结石对胆囊粘膜的慢性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一般来说,胆囊结石越大发生胆囊癌的几率越高,胆囊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比直径在1厘米以下者,其胆囊癌的危险性增大10.1倍,胆囊结石大于1厘米的患胆囊癌的几率是没有胆囊结石者的29.9倍。
国内胆结石的患病率越来越高,而这与饮食结构的改变密切先关,主要是生活条件的改善,高饱和脂肪及高胆固醇的大量摄入;当然,还有居住环境、体重指数、脂肪肝病史、糖尿病史、胆囊疾病家族史、性别等因素。
肝胆同治的倡导者:大黄利胆片
大黄利胆片的组方是来藏医药学巨著《四部医典》,主要成份是大黄、手掌参、余甘子。大黄利胆片不仅可以用于治疗脂肪肝和各类原因引起的胆汁淤积性肝病,还可以用于治疗各类胆石病(胆囊结石、胆道结石)、胆囊炎及胆囊切除术综合征,主要应用于六大科室。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推荐用药
明确指出:大黄利胆片:每次2片,每日2-3次,60日为1疗程。清热利湿,解毒退黄,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口苦、食欲不振、脂肪肝等,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亦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ucw.com/jbbfz/4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