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龄宝宝胆囊惊现结石专家称从医近30年首次遇见
★★因为新生儿黄疸入院,却在胆道中发现大块结石,出生一个月的童童,让家长和医生都大吃一惊。
★★8月11日,医院新生儿外科王献良主任成功为童童实施手术。结石长约1.1厘米,足足有指甲盖那么大,已经将胆囊管堵死,所幸结石吸取完整、干净,童童的黄疸慢慢消退,脸色红润起来。
空格童童出生后,黄疸非常严重,医院治疗半个月后,不但黄疸没有消退,粪便也由淡黄色变成白陶土色,父母慌忙带他来到医院就诊。然而,经过保肝护肝的保守治疗,黄疸仍旧居高不下。在随后的彩超检查中,“罪魁祸首”现出原形——一粒块儿状结石卡在胆囊颈与胆管之间。
空格新生儿的胆管非常细,只有3毫米,而童童的结石有1.1*0.6厘米那么大,已经完全将胆道通路堵死。
空格“从医近30年来,第一次遇见这么小的宝宝患有结石。”王献良主任说,之前接诊的患儿中,有些孩子因患有胆总管脓肿,胆道中会有泥沙样结石,但像童童这么小年龄,且块儿状结石还是首次。
★★王献良主任将消化系统中的肝脏、胆囊、胆道比作水源、水库和水道。“肝脏分泌胆汁,而胆囊就像一个水库,将胆汁储存起来,人吃过食物后,胆囊会自动排出胆汁,并通过胆道排到肠道中,促进食物消化。”他介绍,孩子胆道被堵死,胆汁排不出去,胆红素排不出去,黄疸只会越来越高。
空格由于孩子年龄小,器官发育不成熟,胆道狭窄,手术难度大。此外,还要千方百计保证结石取出干净,取出过程中防止结石碎裂。王献良主任小心翼翼地切开孩子胆囊,他没有使用手术中惯用的止血钳,而是将引流管插入胆囊中,利用负压吸引器,将结石吸住缓缓取出。
空格在随后的造影检查中显示,童童的胆囊及肝内胆管发育正常。
★★在此,王献良主任提醒广大家长,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会自己消退或经过简单治疗即可,但是,病理性黄疸则需要重视。平常要多观察小孩的大小便,如果出现异常,医院及时就诊,以免贻误治疗。
空格王献良主任医师,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现任新生儿外科主任,主要从事小儿普外科、尤其是新生儿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近三年来做了40余例食道闭锁手术——这一代表小儿外科、尤其是新生儿外科水平的标志之一,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经肛巨结肠根治术、自体脐带补片修补先天性腹裂术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对各种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肠闭锁,先天性无肛,胆总管囊肿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了“临床路径化”治疗,明显提高了治愈率。对胆囊造瘘胆道冲洗术,高位无肛合并肛门直肠畸形经骶会阴手术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满意效果。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ucw.com/jbbfz/1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