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饮食相关的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习惯的改变,胆囊炎发病率日益上升,成为常见病,尤其呈现出节假日高发的特点,今天我们就聊一聊胆囊炎。

温馨提示:

1、腹痛要重视,日常多留意,饮食因素找规律。

2、病情加重很难受,化验检查不能少,及时正规就医,明确诊断最重要。

3、得了胆囊疾病,不贪嘴,治住馋,饮食原则,自律强。

(尤其是过年过节,聚会,旅游等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4、胆囊炎外科疾病。(慢性期可以就诊消化内科,急性发作属外科范畴)

什么是胆囊炎?

胆囊炎是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根据其临床表现和临床经过,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常与胆石症合并存在。右上腹剧痛或绞痛,多见于结石或寄生虫嵌顿梗阻胆囊颈部所致的急性胆囊炎(现在很少见了),疼痛常突然发作,十分剧烈,或呈绞痛样。胆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时,右上腹疼痛一般不剧烈,多为持续性胀痛,随着胆囊炎症的进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放射性,最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处。(要和胃部疾患和心脏疾患区分)

胆囊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1)如果上腹有剧烈的疼痛,很有可能是患胆囊炎的前期症状,所以当你发现自己有腹胀,剧烈疼痛的现象,医院检查。(观察进食油腻食物是否和症状有关)

(2)如果经常出现恶心,甚至会伴有呕吐,都是有可能进一步确认为胆囊炎的,所以有了此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3)还可伴随有发热,身上冷也有可能是胆囊炎的前期症状,提醒大家要加强注意。

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的症状,主要有右上腹疼、恶心、呕吐和发热等。急性胆囊炎会引起右上腹疼痛,一开始疼痛与胆绞痛非常相似,但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腹痛其持续的时间往往较长,作呼吸和改变体位常常能使疼痛加重,因此病人多喜欢向右侧静卧,以减轻腹疼。有些病人会有恶心和呕吐,但呕吐一般并不剧烈。大多数病人还伴有发热,体温通常在38.0℃~38.5℃之间,高热和寒战并不多见。少数病人还有眼白和皮肤轻度发黄。当医生检查病人的腹部时,可以发现右上腹部有压痛,并有腹肌紧张,大约在1/3的病人中还能摸到肿大的胆囊。化验病人的血液,会发现多数人血中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白细胞增多。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肿大、囊壁增厚,并可见结石堵在胆囊的颈部。根据以上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各种辅助检查,医生一般能及时作出急性胆囊炎的诊断。

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病人一般同时有胆结石,但无结石的慢性胆囊炎病人在中国也不少见。慢性胆囊炎有时可为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但大多数病人过去并没有患过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长期发炎,胆囊壁会发生纤维增厚,疤痕收缩,造成胆囊萎缩,囊腔可完全闭合,导致胆囊功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功能。

急性胆囊炎有哪些特征?

急性胆囊炎是一很常见的外科疾病。一种同时牵涉至右肩胛部疼痛的右上腹疼痛,是胆囊疾患的典型症状。急性胆囊炎常常是由于胆囊结石阻塞胆囊管所造成的,进食可以引起胆囊收缩、排空胆汁,但是由于胆囊结石的阻塞,将造成胆囊不断痉挛,引发右上腹疼痛,尤其是油腻性的食物,促进胆囊收缩的作用更明显;另外在夜间睡眠时,由于迷走神经的兴奋,可以引起胆道平滑肌的收缩,促进胆石的排出。所以急性胆囊炎常常是在进食油腻饮食或者夜间发作,发作时,腹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同时疼痛放射至右肩胛部,有时腹痛可以位于中上腹,容易误诊为胃痛。如果胆石造成的梗阻得不到及时解除,淤积在胆囊中的胆汁就会孳生细菌,诱发炎症,这时患者会出现发烧,化验血常规时会发现白细胞的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高于正常。

体检时可发现患者右上腹有压痛,约25%的患者可触及肿大胆囊,患者在深吸气或咳嗽时,放于右肋下的手指会触到肿大的胆囊,患者会因疼痛突然终止吸气(murphy征),右上腹有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当胆囊穿孔后会出现全腹的炎症。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起病急骤、发展迅猛、并发症严重,死亡率很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很容易出现感染性休克,并且危及生命。

典型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有以下3个特征:

①寒战、高热,体温常常在39℃以上,由于感染出现早而发展迅速,容易出现休克,表现为脉搏增快,患者意识模糊等。

②腹痛,由于梗阻和炎症所造成,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但注意有时疼痛的程度与疾病的发展不成正比。

③梗阻性黄疸,由于胆汁引流不畅所造成。

胆囊炎饮食方面注意些什么?

一、胆囊炎急性发作期应禁食,使胆囊休息,以利于疼痛缓解。为保证机体的营养需要由静脉补充营养,应多饮水。待疼痛缓解后,根据病情遵照医嘱循序渐进地调配饮食,忌食油炸、煎的食物,忌食蛋类、肉汤及饮酒;可选用清淡流质或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碳水化合物流质食品,如米汤、藕粉、蔬菜汁、鲜果汁、米汤加蜂蜜等食物;病情进一步好转后可选择低脂半流质或低脂少渣软饭食用。随着病症的消退可逐渐加入少量脂肪及蛋白食物,如瘦肉。鱼、蛋、奶和水果及鲜菜等。

二、慢性胆囊炎患者,平日进食应以清淡为主,需严格控制脂肪摄入量。每天<20克,后可逐渐增加到40克以内;应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勿吃动物脑、肾、蛋黄、油炸食物、辛辣品。而植物油脂有助于胆汁排泄,可以适量选用,但应均匀分布于每餐膳食中,避免在1餐中食用过多的脂肪。适量补充易消化蛋白质的摄入也是很必要的,可选豆制品、鱼虾类、瘦肉、蛋清等食物。多饮水每日(~ml),以稀释胆汁。少食多餐,每2~3小时进食1次,以刺激胆汁分泌。

 

三、胆囊炎属消化道疾病,在日常膳食中还是有一定的禁忌,主要包括刺激性食物和强烈调味品,如辣椒、咖喱、芥末、酒、咖啡等,煎炸以及产气食物,如牛奶、洋葱、蒜苗、萝卜、黄豆等;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寄生虫和细菌感染。控制高胆固醇食品的摄入如:动物肝、肾、脑等食品。宜采用煮、卤、蒸、氽、烩、炖、焖等烹调方法,宜进食温热的食物,温热食物能使胆道口和胆道壁的肌肉松弛,利于胆汁排出。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供给,建立少食多餐的进餐原则,这样可以反复刺激胆囊收缩,从而促进胆汁排出达到引流目的。

四、胆囊炎患者需要放松心情,正确面对疾病掌握合理的饮食进餐原则,一定要随着疾病的好转而及时调整饮食种类及进餐方式。这样才能做到扫除疾病,重获健康。

胆囊炎是怎么形成的?

  专业人士指出人的免疫力低下是会造成胆道感染的,胆道一旦感染以后就容易引起胆囊炎。此外胆囊炎的发生也跟人的情绪有关系,情绪不好的话是会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这样就容易引起胆囊炎了。平时的饮食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才可以有效预防胆囊炎,不要暴饮暴食、每天按时吃饭。

  绝大多数胆囊炎患者都是伴有结石的,可以这么说,胆囊炎跟胆结石是相互依存的,胆结石的存在只会让胆囊炎变得更加严重,因此大家在治疗胆囊炎的同时应当一块治疗胆结石。目前最为常用的治疗胆结石的方法是保胆取石、或切除胆囊,如果您在手术前发现胆囊还是有功能的话,适合保留胆囊。胆囊是人体很重要消化的器官,不可轻易切除,一旦切除会产生一系列的后遗症,(胆囊切除后遗症都有哪些)令患者痛苦不堪。

胆囊炎治疗

 一、一般治疗(患者自律)

  ①积极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及并发症,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胆道寄生虫病的发生,并积极治疗肠蛔虫症。

  ②生活起居有节制,注意劳逸结合、寒温适宜,保持乐观情绪及大便通畅。

  ③在睡觉时大家要注意经常保持左侧卧位的姿势,这样可以更好的有利于胆汁的排泄。

  ④本病若有结石,或经常发作,可考虑手治疗。

  ⑤应选用低脂肪餐,以减少胆汁分泌,减轻胆囊负担。

  二、药物治疗(医院医生的医嘱)

  (1)急性胆囊炎

  ①解痉、镇痛:可使用阿托品肌内注射,硝酸甘油舌下含化、哌替啶(度冷丁)等,以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和疼痛。

  ②抗菌治疗:抗生素使用是为了预防菌血症和化脓性并发症,通常以氨苄西林(氨基苄青霉素)、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和氨基醣甙类联合应用,或选用第二代头孢霉素如头孢孟多(头孢羟唑)或头孢呋辛治疗。抗生素的更换应根据血培养、手术时的胆汁培养和胆囊壁的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而定。

  ③利胆药物:50%硫酸镁口服(有腹泻者不用),去氢胆酸片口服,胆酸片口服。

  (2)合理选用中成药

  ①金胆片功能:消炎利胆。用于急慢性胆囊炎。

  ②清肝利胆口服液功能:清利肝胆湿热。主治纳呆、胁痛、疲倦乏力、尿黄、苔腻、脉弦、肝郁气滞,肝胆湿热未清等症。

  (3)慢性胆囊炎

  ①利胆药物可口服50%古巴酸镁、去氢胆酸片等。

  ②驱虫疗法针对病因进行驱虫。

  ③溶石疗法如系胆固醇结石引起者,可用鹅去氧胆酸溶石治疗。专家介绍,溶石有效率可达60%左右。疗程结束后仍需服维持量,以防复发。

  3、外科手术治疗。行胆囊切除术是急性胆囊炎的根本治疗。手术指征:

  ①胆囊坏疽及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者;

  ②急性胆囊炎反复急性发作,诊断明确者;

  ③经积极内科治疗,病情继续发展并恶化者;

  ④无手术禁忌证,且能耐受手术者。慢性胆囊炎伴有胆石者;诊断一经确立,行胆囊切除术是一合理的根本治法。









































现在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北京治白癜风到哪家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ucw.com/jbbfz/113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